在蘇州,找江楓園很容易。我們在火車站招呼了一輛出租車,然后對司機說去寒山寺,當(dāng)微雨中依稀有了香火的味道,便問司機江楓園在哪里,司機很快減速并停下來。在寫著“江楓園”三個字牌樓的后面,是一座拱橋。在去寒山寺的路上,北邊的江楓園很像一處舊式園林公園,只是橋的那一頭,小區(qū)的保安崗提醒你那是一處私人住宅。
畫舫、廊橋、飛檐、粉墻黛瓦、各種主題景觀——看過那么多蘇州園林,一個旅行者并不會對江楓園有多少新鮮感。不過,如果每天起居都在這座園林里,早晚聽得見對岸的鐘聲與佛唱,所謂“抬頭見塔、低頭聞鐘”,自然和旅行者的心態(tài)不一樣。
江楓園是一座大的園林,建有“八景”,而總共九十九座私人宅院則各有不同的小庭園。無論是“八景”的“八”,還是九十九座宅院的“九”,都特別講究中國的“數(shù)”。而景觀,公共的景區(qū)有“淇泉春曉”、“蓮池鷗盟”、“霜天鐘籟”和“寒山積雪”,或是譬如“玉蘭精舍”宅第內(nèi)的瓊影廊、凈香榭、聽楓軒和歲寒亭,都特別注意“四時得節(jié)”的自然運行序列。
“住宅是一個地方文氣的一部分,在蘇州開樓盤,我們就是要借鑒吳文化的精華。”萬國公司的總經(jīng)理周漢良說。為了這個文化上的契合,開發(fā)商確實費了不少腦筋,請了園林研究專家做顧問,從全國各地請了一批書畫家創(chuàng)作園中的各處額、聯(lián),園中題刻的文字據(jù)說來自經(jīng)史子集各部。在營銷上,他們請了不少專家從佛教文化、風(fēng)水、建筑學(xué)、哲學(xué)和文化的角度寫點評文章。
這確實是一個研究出來的作品,譬如在借景上,園中臨河處長近300米的景觀帶,設(shè)有聽鐘臺、賞楓亭、悟禪廊等高高低低的景觀,使唐塔、鐵鈴關(guān)、楓橋、古運河與江楓園連在一起。譬如“頑石悟禪”的園景,正好以唐塔為背景;而“寒山積雪”是以頂部微微發(fā)白的太湖石堆成,周圍正是一個梅園。
1OO號別墅,本來是萬國公司想留下作為樣板的一處庭園宅院,因此它的造景最為別出心裁,花園中的回廊通向戲臺,戲臺正在金魚池中突出的太湖石上,如果真有昆曲演出或是樂班的絲竹合奏,樂聲正好隔水傳來。從薔薇紫藤之類的植物中穿過去,灌木叢后別有洞天。一座假山,山洞中有石棋盤可以對弈,而登上假山,上面的觀景亭臺可以望見楓橋。園子其實真是小得近于擁擠,卻深得《紅樓夢》中大觀園景物多變的神韻。曾經(jīng)有客人喜歡這個園子,出價數(shù)千萬要買下它而未果。之后它又被一位女士看中,狂熱地堅持,只因為花園匾額上的字,正是她的小名。中國人對文字的癡迷真是近于迷信。她的韌勁最后有了結(jié)果,房產(chǎn)公司的交換條件是,在公司開盤之前,當(dāng)有參觀和采訪的客人,主人要無條件開放園林。
這里的99家主人幾乎都是在全世界走動的人物,這里的房子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收藏,或是春秋兩季度假的別院。有一幢題匾“隱逸軒”的宅子,據(jù)說是IBM一位前高層的府第。據(jù)說相聲演員馬季曾經(jīng)設(shè)想在這里安個家,堅決不裝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