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自己是一塊太湖石,放在別的地方,只是建筑材料,只有放在園子里,才是假山;他又覺得自己是一棵石榴樹,放在別的地方,只是綠化,只有放在園子里,才是風景。
園子名叫南石皮記。南石皮是蘇州十全街上的一條橫巷,記是筆記的意思,比較散淡隨性,也比較小品。沿著南石皮走不多遠,就是網(wǎng)師園,所以也可以說南石皮記和網(wǎng)師園是街坊鄰居。
葉放是國畫院的畫家,國畫院剛好也在一座老式的庭院中,是從前一個知府的房子,當年這個知府請的家教是吳昌碩。
葉放的作品,畫的也是亭臺樓閣的園林,這是很有情感的創(chuàng)作,因為葉放畫著畫著,可能會將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他覺得自己就是筆下園子里的一個員外,自己在書房里讀書或者畫畫,剛好這時候,兩個丫環(huán)打打鬧鬧地從書房外面的假山邊經(jīng)過,她們是有說有笑的樣子,其中一個突然想起了什么,趕緊將纖纖的手指,橫上嘴邊,提醒另外一個說,噓——員外在畫畫呢。然后她們?nèi)鐗舫跣阉频那娜浑x開。這一個瞬間,書房里的葉放似乎若有所悟,也有點悵然若失。
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和這樣的作品,使得葉放造園的想法越來越明確和堅定起來了,葉放覺得自己是一塊太湖石,放在別的地方,就是建筑材料,只有放在園子里,才是假山;他又覺得自己是一棵石榴樹,放在別的地方,只是綠化,只有放在園子里,才是風景。
2002年的時候,葉放和朋友共5戶人家一起買下了十全街南石皮弄里的一排聯(lián)體別墅。房子價格不高,每平方米4000元不到,難得的是5家的花園可以連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立的大空間,算下來有500平方米左右。這為葉放施展身手提供了條件。
除葉放外,其余4戶人家,2家來自臺灣地區(qū),2家為美籍華人。臺灣人中一個是開畫廊的,另一個是臺灣古董界的教父級人物。剩下2家都是從事IT工作的,一個是摩托羅拉研發(fā)中心負責人,另一個是思科中國華東區(qū)總經(jīng)理。5戶人家關(guān)系融洽,彼此信任,造園子的事情就完全由主人之一的葉放操辦。
這群別墅從外面看其貌不揚,一副深宅大院的樣子。只有主人開門引客穿過客廳之后,才能真正一睹這藏在深閨的“南石皮記”的真顏。
葉放精挑細選了700多噸石頭、30多種古樹名木,耗資200萬元蓋了這個園子,現(xiàn)在經(jīng)常被作為地方名流的聚會場所。
園子中間有個戲臺子,是供堂會用的,越過池塘的水面,遙相呼應(yīng)的是一個供客人看戲用的平臺。這里已經(jīng)舉行過多次有名的“雅集”,如上演過昆劇《牡丹亭》。葉放認為,昆劇本來就不是那種在大劇院里演的大眾戲,最合適的場所其實就是私家花園里的小戲臺。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精致小園林。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樹,有鳥有魚,有臺有橋,一切蘇州園林該有的內(nèi)容,這里都有。
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許多看似傳統(tǒng)的細節(jié),比如護欄、屋檐,無論用料和設(shè)計,似乎完全都不是我們所常見的樣子,但是它們組合在一起最終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卻無疑又是那股濃濃的蘇州園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