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代教學論來看,教學越來越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過程。但反觀我們的教學實踐,由于受學科的限制,教學依然呈現(xiàn)出以“課本”為中心的封閉性特征。如何改變這種尷尬局面,筆者認為由于信息技術的開放性,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科教學的“教”和“學”中,既能轉變“教”和“學”方式,探索二者整合的內在規(guī)律;又能通過信息技術的引領,促進相對封閉的學科教學與外界信息的溝通,走出學科教學的狹小空間,實現(xiàn)其開放性。因此,2002年下半年我們申報了省級課題:“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模式實踐研究”。本文所呈現(xiàn)的是部分研究成果——小學低段語文拓展型教學模式。
低段語文學科拓展型整合教學其實是情境教學的一種延伸,或者細化。利用信息技術設計語文主題網(wǎng)頁,提供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量,突破書本為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他們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主動地去同化和順應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
拓展型教學模式具體操作步驟:
1、媒體設境 激趣動情
問題引入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記敘文,特別是新課標精神下的教材更有許多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文章。這些文章有很多可探索的意境。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又受到空間位置的限制,知識水平、生活經驗有限,往往難以直接入境。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創(chuàng)設模擬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動畫情景與問題情景,把學生引入美的意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問題,把學生引入問題情景,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情景設計:同學們,明天開始就是“五一”黃金周了,你們和家里人準備去什么地方游玩?
老師要帶大家從東海之濱的溫州出發(fā)到南海海域的西沙群島去游覽一番。
(flash演示線路圖)
看錄像教師配樂講述:歡迎各位游客來我們西沙群島旅游,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園,美麗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還有千奇百怪的魚兒,海灘上有撿不完的貝殼,最有趣的是可愛的大海龜,海島上群鳥紛飛,綠樹成蔭。
問題討論:喜歡西沙群島嗎?我們剛剛看到的、聽到的書上都寫得很具體!現(xiàn)在請同學們走進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和西沙群島再次親密接觸。讀了課文后來說說西沙群島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
以上環(huán)節(jié)借助媒體,可提供flash畫面,同時配有音樂等聲音資料,讓學生充分運用“耳、眼、口”的功能,以盡快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積極的情感。
2、明確任務 網(wǎng)上查學
布置任務網(wǎng)上探索
由于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存在個體差異,課文中的一些內容有時會成為難點。如:學習《識字8》課文。本課由八個詞語組成,既讓學生識字,又讓學生了解古老的神話故事和當代的科學成就,既要豐富知識,又要開闊視野。在這里,網(wǎng)上查學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師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心愿和想象制作科技方面的卡片。學生上網(wǎng)查閱“小小科技館”,科技館里面的內容是用兒童化的語言、精美的圖片(人造衛(wèi)星、航空母艦、宇宙飛船、運載火箭)及生動的錄像來介紹科技成就。查閱后學生向小伙伴介紹一下當時你制作這些卡片時的想法,有了動手操作,學生的語言表達很具個性化,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彼此的心靈里碰撞、交流、啟迪1deeb8848163535ed670e0fd3cd9cbd8。
學生在豐厚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全程積極參與了教學過程,體驗學習帶來的歡欣和成功的喜悅。網(wǎng)上學習實際教學內容,將抽象的、微觀的、不可見的和難以解釋的內容,加以形象化、直觀化,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情材料,使抽象內容容易理解。
3、小組合作 化解難點
模擬實驗中引導理解
實施課改新教材中,小學低段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可探尋的意境。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感情經驗不足,知識水平有限,往往難以直接入境,而在教師設計的網(wǎng)頁資料庫中的探究,讓學生于小組合作中化解難點。
實驗內容:大家都有過口渴的感受吧?你口渴了覺得怎樣?烏鴉雖然找到了水,可是卻喝不著水。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呀?這時烏鴉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我們都體會到了烏鴉著急的心情??墒枪庵辈荒芙鉀Q問題呀!那么應該想想辦法。烏鴉想出什么辦法來了?
小組合作:借助強大的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搭建起實驗探究的“腳手架”,再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讓學生動手演示小石子一顆一顆投入瓶子的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引導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很容易就掌握了課文重難點內容。
利用信息技術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自己不知道的,但又是最想了解的疑惑之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了解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4、顯示儲存 拓展延伸
設計網(wǎng)頁拓展閱讀
新課標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边@種精神在低段開始就要培養(yǎng),我們從一年級開始,每教一篇課文,就找出與本篇課文表達方法相似或寫作內容相同,又適合學生理解水平的閱讀文章,制成網(wǎng)頁,讓學生自己通過操作電腦,點擊自己喜歡的文章在網(wǎng)上閱讀。學生一有空就調出自己喜愛的文章閱讀。這樣,不僅加深了對所學課文的理解,而且擴大了知識面,養(yǎng)成學生愛看課外書的習慣。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學情景:數(shù)星星的孩子
情景主線:出示網(wǎng)頁窗口:張衡的生平介紹、張衡的發(fā)明、張衡的成才之路、張衡的家世
資源學習:學習本課中的內容,學生自主閱讀網(wǎng)頁內容。
教學整合:根據(jù)情景構建,整合語文新課程教學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網(wǎng)絡資源、本課知識點讓學生在網(wǎng)頁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關張衡的拓展資料去閱讀,并讓學生通過電子閱讀,通過自己的分析歸納,從而匯報自己所獲得的信息。課后有興趣的孩子可以上網(wǎng)收集一些張衡的其他資料、也可以收集一些有關宇宙、星空或星體的圖片資料,合作編寫一張科普知識簡報。
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教師引導學生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的用處?學生說后,打開電腦看圖選擇朗讀。閱讀短文《動物尾巴的妙用》,如猴子可以用尾巴把自己倒掛在樹上蕩秋千。松鼠用尾巴當降落傘和被子??兹傅奈舶凸┐蠹矣^賞。狐貍遇到獵狗追趕時,就把尾巴朝不同的方向甩來甩去。
顯示儲存,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豐富了學生書本以外的知識,更重要的也是突破了語文教學中以“以書本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方式,形成以“資源為輔助”的“開放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