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大連市高中教師在教材處理、教法探索、教研活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困惑以及期望等,我們對大連市高中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采用spss10.0進行處理。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1 在教材處理方面的需求
開放卷調查結果顯示,教師需要得到幫助依次是教材教法輔導(37%),提供有關的資料和信息(32%);名師、專家指導(26%)同行交流研討(21%);專題講座(16%);拓寬加深有關知識(5%)。
在開放卷統(tǒng)計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于教材教法輔導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對教學大綱、考綱的理解,重點、難點的處理,深度、廣度的把握,考點的分析,疑難問題、,典型題的分析,教材內容的過渡與銜接等方面。而這個結果與我們在實踐中了解到的情況是一致的,如很多教師對教學大綱、考綱理解有偏差,重點、難點處理不當,深度、廣度把握不好,考點、典型題的分析不到位,疑難問題解決不了等,因此,通過了解教師在教材處理方面的需求,也可以了解教師在教材處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另外,在教材教法輔導的形式上,很多教師都希望聽名師的課,得到名師、專家的親自指導,幫助自己提高處理教材的能力。
2 在教法探索方面的需求
關于教法探索方面,在開放式問卷中我們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在教法探討上,你需要哪方面的幫助?二是在教法方面你有哪些困惑?
第一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教師需要得到的幫助依次是具體的課例指導(62%);教法經驗的總結提高(46%);教法理論(25%);專家指導(6%);除此,還有一部分教師(16%)提出了需要探討的具體問題,如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因材施教、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處理方法、適用于一般高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問題。這個結果說明,教師需要得到的幫助是基于課例的指導,以課例為載體能促進教師與研究者的實質性合作。
第二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教師在教法方面存在的困惑依次是對學生學習的研究(27%),教法改革與高考的矛盾(24%);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索(17%);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15%);教法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8%),分層教學的實施(2%);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運用(2%);如何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2%)。
在開放卷統(tǒng)計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于學生學的研究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思維能力,什么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接受,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什么樣的方法是靈活有效的方法,分層教學如何實施等問題上,但由于能力和理論知識所限,教師不知從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另外,這個調查結果還說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有改革的意識,想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由于高考的壓力,使得教師陷入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矛盾之中。
3 在教研活動方面的需求
關于教師教研活動方面的需求,在開放式問卷中我們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你認為教研活動用什么形式搞好些?二是有無個人業(yè)務發(fā)展目標,如果有,請簡要說明。三是你認為阻礙你業(yè)務提高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第一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教師認為教研活動的形式可以有聽課、評課、討論交流(66%);專題講座與專題研討(35%);專家指導(29%);集體備課(25%);外出參觀學習(12%);經驗交流(4%);講課比賽(2%)。這個結果說明教師對聽課、評課、討論交流這種教研活動形式是認可的。
第二個問題調查結果是:(1)提高業(yè)務能力,成為合格的教師(65%),(2)形成個人教學風格(16%);(3)完善知識結構(6%);(4)提高學歷或職稱(3%);(5)上公開課或發(fā)表論文(2%);(6)其他(6%)。
在統(tǒng)計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教齡和職稱不同,教師的職業(yè)理想也不同,初人職的教師希望通過學習和研究,熟悉教材知識體系,中青年教師希望通過總結經驗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成績,或能在某個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或骨干教師,或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或名優(yōu)教師。而提高業(yè)務能力,是多數(shù)教師的共同愿望。
第三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教師認為阻礙自己業(yè)務提高的最大障礙依次是工作忙,學習時間少(43%);學習機會少(22%);生活和工作壓力大(12%);自身因素(10%);學生水平(7%);其他(25%)如缺乏名師(或專家)指導、缺乏經驗和交流、缺少資料、現(xiàn)行高考制度、多媒體運用能力差、傳統(tǒng)教學觀念。這個調查結果說明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是阻礙教師業(yè)務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封閉卷的差異比較
在用封閉式問卷統(tǒng)計過程中,我們用卡方檢驗的方法對不同年齡(30歲以下、31—40歲、41歲以上)、不同職稱(中學二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不同學校(重點高中、一般高中)、不同地區(qū)(城市高中、農村高中)的教師的多項選擇結果進行差異比較分析,結果如下:
第一,不同年齡和不同職稱的教師卡方檢驗結果基本一致。這是因為30歲以下大部分是二級教師,31-40歲大部分是一級教師,40歲以上大部分是高級教師,但是,也有部分結果不一致,這是因為小部分一級教師在30歲以下,一部分高級教師在31—40歲。
第二,不同年齡和不同職稱的教師對與學科有關的知識、理論、非智力因素等問題看法相同,而對經驗性知識、策略性知識、有關學生學的知識的看法、以及對教研和培訓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這個結果與有關專家的研究是相吻合的。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專家教師、有經驗教師和新教師在原理知識(學科的原理、規(guī)則,一般教學法知識)方面相差無幾,而在案例知識(學科教學的特殊案例、個別經驗)和策略性知識(運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方面,職初教師遠遠少于專家教師、有經驗教師。
第三,重點高中和一般高中的教師在教學手段的使用、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教育科研、教研方式等方面看法存在差異,這是因為重點高中和一般高中在硬件(教學設備等)和軟件方面(學校管理、教師水平等)的不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一般高中教師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學習成績差還和非智力因素有關,因此,一般高中教師特別關注這方面的問題,非??释私庑睦斫】递o導等方面的知識,希望能通過調動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第四,農村高中和城市高中的教師除對學生學習的組織和管理方面、培養(yǎng)學生思維、實施分層教學、教育科研的指導等方面看法存在差異,在教學設計理論、實驗操作技能、離崗進修提高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是因為農村學生思維雖然不如城市學生活躍,但努力程度要超過城市學生,所以在學生學習的組織和管理方面,相對于城市學生更容易一些。另外,由于農村高中條件差,教師外出學習機會少,缺少新的信息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師知識陳舊,視野狹窄,因此,更需要外出參觀學習。
三、工作建議
1 教材教法輔導應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由于年齡、經驗、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使得教師在很多問題的看法上有差異,因此對不同教師進行教材教法輔導其側重點應不同,對青年教師主要是幫助其熟悉教材,教材教法輔導應具有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對中年以上教師的教材教法輔導應突出重點,幫助其解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次,由于教師在教材處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教師需求是一致的,因此,教材教法輔導應針對問題進行。再其次,應結合具體的課例或案例進行教材教法指導,因為,教師的學習是基于課例或案例的學習,教師的判斷、推理和評價也都有這樣的特征,以課例或案例為載體可以聚合教師與研究者的視野,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
2 對學生學習的研究應成為教研和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
對于學生是如何學習的,非智力因素是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的,是教師特別關注又是教師困惑的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經體驗到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就要弄清學習的本質和規(guī)律,包括對知識、思維技能的學習的研究,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的研究,有效教學方法的研究,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的研究等,因此,對學生學的研究應成為教研和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開展對學生學的研究,首先應引導教師學習學習理論,使教師理解學習原理,其次,引導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選題可以自下而上,即課題可以是在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產生,也可以自上而下,即有關科研部門下發(fā)的課題。
3 教研活動形式既應有橫向分層,又應有縱向交流
聽課、評課、討論交流是普遍受教師歡迎的教研活動形式,但由于年齡、職稱、學校、地區(qū)不同,使得教師對教研活動的形式看法存在差異,青年教師更需要教學高手或專家的指點,農村高中教師更需要外出參觀學習,增長見識,因此,教研形式既應有橫向分層,又應有縱向交流。所謂橫向分層就是按年齡、地區(qū)、學校將教師劃分為不同的教研活動組,搞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以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所謂縱向交流就是將不同年齡,或不同地區(qū),或不同學校的教師安排到同一個組,搞相同內容相同形式的教研活動,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