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哪一位母親不為兒女的成長操心勞神,哪一位母親不惦記著兒女的禍福安危,哪一位母親不巴望著做官的兒女為官清正、執(zhí)政為民呢?“兒女為官母擔憂”,這種擔憂既是對兒女的一種期望,也是對兒女的一種警示。
中國有句古語:“兒行千里母擔憂”。大概那是因為古時交通極其不便、信息極其不暢、治安也很是不好的緣故。而今,各方面的條件已是今昔非比,做母親的,大概都沒有了這類擔憂,可卻滋生了另一種憂慮,那就是:“兒女為官母擔憂”。
此說何據(jù)之有?這不,近聞一件這樣的事:某政府機關(guān)一位干部在一次黨內(nèi)民主生活會上含著眼淚說,“五一”回家的時候,母親說了一句令他刻骨銘心的話:“媽不盼別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退休?!边@位干部說自己才不到40歲,怎么就談到退休呢?母親說:“兒啊,你沒看電視里說有好多當官的都犯了事兒,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母親的擔心,震撼了這位干部的心。他在內(nèi)心明晰了一個基本的坐標,那就是:一定要工作到平安退休。唉,這真是“兒女為官母擔憂”?。?br/>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其中就包含為人母者對兒女最無私的關(guān)愛。歷史上的“三娘教子”故事家喻戶曉;現(xiàn)如今,哪一位母親不為兒女的成長操心勞神,哪一位母親不惦記著兒女的禍福安危,哪一位母親不巴望著做官的兒女為官清正、執(zhí)政為民呢?四川省交通廳原副廳長鄭道訪,本是個好官,曾為西南高速公路做出過重要貢獻。但隨著地位的升遷,私欲也急劇膨脹。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曾字字血、聲聲淚地訓導他:“兒啊,你不知道你的官當?shù)迷酱螅瑡尩男臑槟憔镜迷骄o嗎?那么多貪官槍斃的槍斃,判刑的判刑,他們?yōu)槿藘号?,真是對不起高堂老母??!”然而,違背母命的鄭道訪,終因私欲隨著權(quán)長,走上不歸路,以至氣死八旬老母!還有湖南婁底市原副市長趙更效在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時流著眼淚說,在被關(guān)押受審期間,他最思念的是自己的母親,而他的母親正是在他“出事”后心急如焚而離開人世的。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兒女為官母擔憂”,這種擔憂既是對兒女的一種期望,也是對兒女的一種警示。他們的這種警示,又絕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飽經(jīng)滄桑、歷經(jīng)世事的母親能夠看到當今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充滿的種種誘惑對為官兒女的吸引。這正反映著中國母親的偉大,就像當年魯迅先生所著一樣。
古時,兒行千里不讓母親憂,就會格外小心謹慎,常通信息,向母親報告平安;今天為官的兒女不讓母親擔驚受怕,在履職掌權(quán)的過程中也要倍加小心、格外謹慎,要自省、自律、自警、自勵,終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負泰山,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凈凈做事,要常向母親做如實稟報,稟報怎樣用權(quán)、怎樣為民的,讓母親揪著的心放下來,讓所有擔憂的親人放下心。
“兒女為官母擔憂”,母親雖只一個,但她卻代表著所有的母親,代表著所有的群眾。事實正是如此。每一個干部的身邊都有千萬雙眼睛在巴望著、企盼著“當官的”清正廉潔、執(zhí)政為民,也都擔憂著他們用權(quán)的閃失,生怕他們以權(quán)謀私、滑向深淵。從母親想到所有親人,從親人想到所有群眾,我們每個為官者豈不要善待為官、善待人生?中國有“自古忠孝難以兩全”的說法,但如果對國家對人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讓父母在世時備受敬仰,身后含笑九泉,這不是孝心的最高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