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樟清
閱讀材料
阿諛
有京朝官出仕①吁外者,往別其師。師曰:“外官不易為,宜慎之?!逼淙嗽唬骸澳?sup>②備有高帽一百,逢人則送其人,當不至有所齟齬③也。”師怒曰:“吾輩直道事人④,何須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師者,能有幾人歟?⑤”師頷⑥其首曰:“汝言也不為無見?!逼淙顺?,語⑦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⑧九十九矣。”
(清·俞樾《一笑》)
[注釋]①仕:通“事”,此指辦事。②某:我,謙稱。③齟齬(jǔyǔ):牙齒上下不合,比喻意見不一致。④吾輩:我們。事人:侍候人。⑤歟(yǘ):表感嘆,語尾助詞。⑥頷(hàn):點頭。⑦語(yǜ):告訴。⑧止:只。
悅諛
粵令①性悅諛,每布②一政,群下交口贊譽,令乃歡。一隸③欲阿其意,故從旁與人偶語④曰:“凡居民上者,類喜人諛,惟阿主不然,視人譽蔑如耳⑤?!逼淞疃?sup>⑥之,亟⑦召隸前,撫膺⑧高蹈,嘉賞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隸哉!”自是⑨,昵⑩之有加。(清·劉元卿《應諧錄》)
[注釋]①粵令:廣東一縣官。②布:公布、宣布。③隸:衙役。④偶語:相對私語。⑤耳:罷了。⑥耳:聽。⑦亟(jí):急切。⑧撫膺:拍拍胸脯。⑨自是:從此。⑩昵(nì):親熱。
習題
①《阿諛》、《悅諛》兩文相同之處是:_______;不同之處是:________。
②阿諛和悅諛,歷史上自古有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并不少見。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說得好:獻媚從來不會出自偉大的心靈,而是小人的伎倆。他們卑躬屈膝,把自己盡量地縮小,以便鉆進他們趨附的人物的生活核心。阿諛者為的是:_______;悅諛者結果是:_____________。
④讀《阿諛》、《悅諛》,兩文給予人們有益的啟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把這兩則笑話用現(xiàn)代漢語講給家人聽聽。
參考答案
①文體相同,都是故事(笑話);內(nèi)容相同,講的都是用好聽的話恭維人,向人討好/“阿諛”是對人(上級)奉承拍馬;“悅諛”是喜歡受人奉承拍馬。
②雙方背后有利害關系。
③想騎馬/被人騎
④阿諛、悅諛都是不正之風,是種邪氣,正直的人都應當視為可恥。人莫為之,己亦莫為之,要出以公心,時刻警惕才好。
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