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彥 黃文軒
一
1936年秋,全國救亡運動如火如荼。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劉湘,鑒于“無線電收音系便利救亡圖存最迅速之方法,且快捷傳播政令,發(fā)揚文化,促進建設”,于是,飭令各縣“廣為設置收音室”。渠縣縣長肖杰三委任王家楨為收音員,派赴省會成都受訓三月,購回復亞牌干電池帶耳機收音機一部?!拔靼彩伦儭鼻昂?,在縣政府后花廳緊挨肖縣長臥室處辟屋一間,作為收音之用。當時,設在重慶的廣播電臺,播音極不規(guī)范。白天,雜音大,多改作夜晚九點后播出。由于設備簡陋,機器質(zhì)劣,收音效果很不理想。但是,這畢竟是個新事物,盡管肖杰三以“聽者震怒”訓斥收音員,但仍然每晚專注收聽。一天深夜,播送“張楊兵諫”消息,氣溫驟降,收音機內(nèi)噪音頻頻,時清時雜,同時,播音又時不時中斷。肖縣長雖說坐在火盆旁,仍戰(zhàn)抖不已。無奈之余,抱來一床棉被,擁裹全身,硬撐著聽至結束。
第二天大早,肖杰三把“西安張楊兵諫,促使一致抗日”的重大新聞,鋪開大紙,奮筆墨書,張貼城區(qū),告之社會。肖見紙有剩余,意猶余存,憶及昨晚情景,唏噓連連,又運腕寫成下面句子:
終日忙忙,/總沒一時閑蕩。/嚴冬寒夜,/擁被裹身,/直聽到雄雞三唱!/明少渾多,/最苦是近耳靜氣挨時光。/今晚,/目暗神衰,/焉敢把耳機輕放?
二
“七七”槍響,渠縣縣長已改為左勛猷。與上屆同樣,對收音室情鐘有加。特別在這非常時期,非但耐心收聽,而且把收音所得消息冠名《收音快訊》印成32開鉛字小報,交郵政所投遞鎮(zhèn)、區(qū)、鄉(xiāng)各部門,而縣城則讓報童去茶樓酒館散發(fā)。1937年7月17日晚,聽罷對日作戰(zhàn)宣言,父母官心潮澎湃,感奮難寐,連夜大書眉題為《中國必勝,日本必敗》,主標題是《國民政府下令宣戰(zhàn),眾志成城滅寇在即》的收音新聞。未天明,已貼牢在通衢墻頭。晨曦初顯,城區(qū)鼎沸。民眾讀到“戰(zhàn)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語,真可謂“同仇敵愾,勢薄云天”。北街朱姓,世代書香,長者朱伯文先生,工詩善文,撰一聯(lián)以抒胸臆:
慕風華少年疆場逐寇
嘆耄耋老夫陋室度日
老人此舉,宛如登高一呼,應者眾矣:
統(tǒng)帥鞭東,江山頓添豪壯
倭寇敗北,炎黃再譜偉曲
慷慨解囊,何虞明天無食
肝膽助陳,認定今日有勇
國事艱危,趁此抗戰(zhàn)驚天,演場岳武逐虜
旌旗激奮,于茲揮戈指日,高呼還我河山
左縣長信步街頭巷尾,見民情激越,楹聯(lián)紛呈,莞爾久久?;匮糜倏邕M收音室,突地想到這“快速敏捷工具”之功勞,甚覺有嘉獎之必要,遂用一聯(lián)代之:
功高乎,益我耳目
勛卓哉,喚吾民智
三
汪精衛(wèi)投降建立傀儡政府之際,渠縣縣長又變?yōu)槔钚?。某日,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簽發(fā)的《?。ńǎ┳值?500訓令》送達,意曰“南京偽廣播電臺,前僅沿用中央電臺660千周波,呼號為XOJE,近竟改用我中央廣播電臺XCOA呼號,冀圖魚目混珠,淆亂聽聞,猖獗卑劣,惑我民眾,殊堪痛恨!……令到之日,亟昭告所屬機關法團與擁置收音機之政要紳耆,一律收聽我之1200、9720、5985三種千周波,勿再錯聽偽臺660千周波”云云。一縣之長深感事關重大,一面親自起草“汪賊窮途昭然,企盜我喉舌蠱眾,實癡心妄想。今戰(zhàn)斗方酣,吾縣黎民,務即摩頂放踵,怒斥妖言。倘若知偽不拒,一經(jīng)拿獲,惟國人皆曰‘可殺,漢奸罪論處”的《緊急照知》公文下發(fā),一面將收音員、警察局長、電話所長諸人召來,詳訂實施方案。當夜,李旭縣長還親率收音員郭某,警察局長袁某,去縣電話所,同所長陳某,不厭其煩,用電話向各地再三查詢,統(tǒng)計境內(nèi)收音機數(shù)目、型號,俟一一登記核實造冊完畢方罷。
不久后的一天,離縣城90華里瀕渠江岸的三匯鎮(zhèn),鎮(zhèn)長楊氏帶鎮(zhèn)公所五名全副武裝的警丁,捆送一中年外地口音漢子及繳獲的收音機到縣府。稱“船上抓捕。所收音內(nèi)容,系汪逆口吻,被船工識破密報”。消息傳開,縣城沸騰,扶老攜幼,直奔衙門,蓋欲親睹“漢奸”之嘴臉也。
后來,此人杳然。再后來,傳出“該人是重慶中央廣播電臺派出的監(jiān)測員,秘密到各地測聽收音效果”。然而,目睹者總疑心有詐,并對地方當局責有微詞。即便今日,大凡尚健在知道此事的前輩,其態(tài)度仍未改變。可見當時對收音的敏感及對漢奸的憎惡。
(組稿鄭紅責編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