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制度醞釀大調
據《上海東方早報》報道,醞釀已久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獲得重大進展。
最新方案顯示,中國的成品油價不再“盯住”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而是以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再加上煉油成本和適當的利潤空間以及國內關稅、成品油流通費等,共同形成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新定價機制仍可能采取定期調整的方式,具體的調整時間段則會縮短。
但發(fā)改委目前還沒正式宣布這一方案。
這是一次重大調整,意味著已執(zhí)行5年之久的三地平均成品油價跟蹤法將遭摒棄,國內成品油價與國際原油接軌的新時期將開啟。
上一次調整是2001年,改革的核心是國內成品油價與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的加權平均值掛鉤。
仇保興 城市公共交通要優(yōu)先發(fā)展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12月3日在全國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上表示,為解決交通擁擠和污染的問題,各城市必須重新規(guī)劃分配有限的空間資源,實現“公交優(yōu)先”。
仇保興日前曾公開抨擊,一些城市的交通政策向有錢人、強勢群體傾斜。據統(tǒng)計,北京二環(huán)至三環(huán)之間的干線道路上,高峰時車輛的平均速度,已經由1994年的45公里/小時,下降到2005年的10公里/小時以下,低于自行車的12公里/小時。另外,中國公交車出行的分擔率還不足10%,特大城市也僅有20%左右,遠低于歐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由于公交車速越來越低,居民對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不滿意率達70%。
“如果我們還不采取斷然措施,加快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對道路資源使用進行合理調控,某些城市的交通完全癱瘓將會指日可待”,仇保興說。
中央調整京津滬三地紀委書記人選
中央近日調整京津滬三地紀委書記人選。經中共中央批準,馬志鵬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和北京市紀委書記;臧獻甫任天津市委常委和天津市紀委書記;中紀委常委沈德詠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和上海市紀委書記。
馬志鵬原任中央國家紀工委書記,臧獻甫原任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此前,沈德詠任最高法院副院長。
近期中央正在展開地方黨委換屆,多個省的紀委書記異地任職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在京津滬三地紀委書記調整之前,已有廣東、浙江、安徽、河南、山西、福建6個省份紀委書記屬于異地調整。
另外,現今大多省級紀委書記也不再由省委副書記兼任。
省級紀委書記異地交流,是落實十六大以來中央曾多次提出要“適當擴大黨政官員成員異地和交叉任職”力度的要求,希望藉此杜絕和防止地方紀委書記由于長時間在一地任職,以致在查辦當地案件時難以突破“關系網”“人情網”的局面。而省級紀委書記不再由省委副書記兼任,則是希望層級的減少有利于提高檢查監(jiān)督工作的效率。
近期省部級高官的涉貪案件,多數為中紀委直接查處,而地方紀委的作用并不明顯。有專家建議改變中紀委唱“獨角戲”的局面。
52歲的沈德詠12月4日即前往上海世博局進行調研。上海社保案正向縱深發(fā)展,近日在上海又查出建國以來最大的地下錢莊,涉案金額達50億元。中央希望借沈德詠治理商業(yè)賄賂方面的專長,查辦這些案件。沈德詠曾主持審理過中國建行前行長張恩照受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