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沖突背景下的謀殺案
在《論攝影》一書中,蘇珊·桑塔格論及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為什么會帶給中國人困惑和憤怒,她寫道,那是因為“在中國,拍攝照片總是一種儀式;它總要包括擺好姿勢而且還必須要征得同意”。
這不僅是兩種藝術觀念的不同,也是東西方之間漫長文化沖突史上一個有趣卻不無苦澀的事例。
在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小說《我的名字叫紅》中,同樣的沖突則被濃縮為宮廷畫師的謀殺案。
伊斯坦布爾的象征意義歷來勿庸置疑,在地理、歷史、宗教與文化上,它都是東西方的分界線,也是獨一無二的交匯點。15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已經(jīng)感受到文藝復興的強大壓力,帝國的金幣不僅因為威尼斯鑄造的假幣而貶值,偉大的細密畫傳統(tǒng)也受到了西方寫實畫風的威脅。
蘇丹希望用異教徒的技法,描繪出東方一千年來的輝煌和偉大,他本人也意欲通過新的畫法,將自己臉上的細節(jié)以完全寫實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但如此一來,他將背棄傳統(tǒng)的信仰,墜入異教徒膜拜偶像的陷阱。保守的教士們聲稱,威尼斯人的透視畫法是用街上“骯臟野狗的目光來看世界”:“用遠景畫法把一只馬蠅和一座清真寺畫得幾乎同樣大小——借口清真寺是遠景——以此褻瀆了我們的宗教……”
“在我們的藝術世界里,意義勝于形式?!睍械摹白詈笠晃弧奔毭墚嫶髱熑缡钦f,如果用“他們的風格繪畫……意義的支配將會終結,而形式的統(tǒng)治就此開始。”
新技法的威脅和它引起的欲望,正是謀殺的動機所在。一位接受了蘇丹委托畫秘密畫冊的“細密畫家”,被同行殺死。一位名叫“黑”的前畫師回到闊別12年的伊斯坦布爾,準備協(xié)助繼續(xù)完成全書,同時尋找自己的愛情。然而,謀殺案再次發(fā)生……
但文化滲透無處不在,一直隱身于千篇一律的傳統(tǒng)背后的畫師們受到了個性表達的誘惑。當黑先生終于面對夢中情人一吐相思之苦時,他竟然說:“過去的十二年,如果我能擁有一張寫實的肖像,描繪你秀麗無雙的面容,或許就不會受這么多折磨?!?/p>
帕慕克是土耳其當代最具國際聲望的作家,《我的名字叫紅》亦曾為他贏得2003年的都柏林獎——這是世界上給予單本小說獎金最高的文學獎。此書不僅是一篇含意深邃,且意義重大的文化寓言,更是一部充滿美感、技藝高超的文學精品。
帕慕克借由多種角度敘述,無論一具腐尸,還是兇手,抑或一匹紙上的馬,甚至一種顏色(如本書的書名“我的名字叫紅”),都開了口,講了話。而歷史小說的絢麗背景,哲學推理小說的美妙外形——不難從中看到艾柯和卡爾維諾的影子,帶來引人入勝,懸念叢生的閱讀體驗。結合我們自己對西方文化的復雜接受史,再望向彌漫著所謂“文明的沖突”的當下世界,相信我們一定會由此書得到更多的收獲。
(作者為中華讀書報編輯)
★《希特勒與納粹主義》
(意)恩佐·克羅迪
三聯(lián)書店
2006年6月 定價:22元
了解希特勒個人經(jīng)歷與納粹的關系,了解納粹主義為什么能崛起以及它對20世紀的影響,依然是理解今日德國乃至歐洲的關鍵。這本書或許能給出答案。克羅迪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歐洲現(xiàn)代史教授,著有《兩個德國的歷史》《納粹德國》等。
★《窮人的銀行家》
(孟加拉)穆罕默德·尤努斯
三聯(lián)書店
2006年6月 定價:21.5元
他沒有簡單地向窮人捐款,而是創(chuàng)立了格萊珉銀行,在不需要抵押的情況下向窮人提供小額貸款。這就是尤努斯,他認為這才是扶貧之路。尤努斯的這本自傳能幫助讀者了解他所思所做的一切,在貧富分化已然出現(xiàn)的中國,有借鑒之意。
★《我的兒子貝克漢姆》
(英)特德·貝克漢姆 譯林出版社
2006年6月 定價:21.5元
貝克漢姆老了,但卻不影響人們繼續(xù)關心他的一切。這本傳記從一個父親的角度記敘了貝克漢姆的成長歷程,包括他兒時的故事。特德·貝克漢姆還向讀者打開了這個特殊家庭的相冊,將300多張大衛(wèi)的照片首次公開。
★《夢想與現(xiàn)實》
葛劍雄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6年6月 定價:23元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是近年來活躍于媒體的學者。作為他學術隨筆的一本結集,這本書收入的文章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現(xiàn)實的記錄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對過去的追憶和未來的夢想,其中部分文章是首次發(fā)表。
★《律師會館》
(英)黑德勒姆 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7月 定價:27元
這本書寫的都是關于律師會館的故事,涉及律師會館的發(fā)展歷史以及生活在會館中那些英國歷史上知名政治家、法律界人士、文學家、詩人等的軼聞趣事。這本書能引起人們對這些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搜索有關的書進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