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針
去年秋天我把母親從家鄉(xiāng)接到深圳住,父親因為擔心家里的農(nóng)活沒有一起來。說是讓母親來深圳看看,享享清福,其實母親每天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還要照顧小孩,六十多歲的母親于是成了家里的免費保姆。
母親是一個非常節(jié)儉的人,平時花錢總是計劃得很細。不會亂花一分錢,每次交給她的伙食費到了月底,總會有不少節(jié)余;對于剩余飯菜,母親知道我們都不愿意吃,她寧愿一個人吃也不會倒掉。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母親也許是受了把平時家里積累的飲料瓶、礦泉水瓶和廢舊報紙收集起來賣給收廢品的啟發(fā),慢慢在外面也撿一些賣。最先,我們并未留意,后來有住戶往管理處投訴,說是經(jīng)常見到一個背著臟兮兮編織袋的老太太出入小區(qū),我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開始正式撿起破爛來了。為此,我對母親說,我們不差你這一點錢,既辛苦也不衛(wèi)生,不要再出去撿破爛了??墒悄赣H卻很認真地說,知道你們在深圳壓力大,開銷大,什么都需要用錢買,不像在家里。我不能吃閑飯,能幫多少算多少。撿破爛算什么,不偷不搶……于是,我們也只好由她了。
母親開始熱愛起這一職業(yè)來了,樂此不疲。很有成就感,每天吃晚飯的時候總是要給我們講述一下當天的見聞和收獲。
每天一早安排好我們的早餐,母親就出門了,到中午回來給女兒做午飯,飯畢,又出去了,到晚上五點多趕在我們下班前回家做晚飯。如是循環(huán)。但是,中間也難免有不準時的,好幾次,女兒因為沒有及時吃午飯而遲到了,妻子也因此多有怨言,母親在孫女“投訴”了幾次之后,果然改進了不少。
母親每次和我們一起外出,她看見地上的東西,總是守在原地,等我們走遠再撿起來。我們裝著不知,母親撿起來后遠遠地跟著我們。
有一天下午,我在公司上班,忽然聽見外面一陣喧鬧。原來是行政部的同事帶來了一個收報紙的老太太。老太太一邊低頭彎腰吃力地捆綁著報紙,一邊和同事在侃價。有幾個同事在一旁和老太太打趣:老太太,這么大年紀還出來賺錢啊?別太辛苦啊!我走近一看,老太太正是母親!正在驚愕!要知道,公司離家有三十分鐘車程。母親走到這里按她的速度得走將近兩個小時呀!這時候,母親也抬起頭來,也看到我了,母親立即把頭低下去,顯然沒有要認我的意思!而我也正好不想讓那么多同事知道我有一個撿破爛的母親!所以,都沒有打招呼。直到看見母親步履蹣跚地扛著二十多斤重的報紙走出門口的時候,才覺得不忍,追出門去,我想把那一捆報紙搶過來扛在肩上,哪知道母親死活不讓,悄聲對我說:“傻孩子!回去吧,媽能行!別讓同事們笑話你。媽給你丟臉了?!?/p>
平淡的日子很快就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而改變了。
一天,母親為撿一個礦泉水瓶子,被一輛摩托車撞倒在地,摩托車司機駕車逃逸,母親被120急救車送往醫(yī)院。因為沒有錢交押金,醫(yī)院只做了一些簡單的包扎。等我們趕到時,剛剛醒過來,母親的右腿粉碎性骨折,臉上被劃開了幾道很長的口子,花白的頭發(fā)粘滿了血跡。母親的身體已經(jīng)很虛弱,但神智還算清楚。見我們來了,拉著我的手,斷斷續(xù)續(xù)地告訴我:“家里枕頭底下……有撿破爛掙來的兩千元錢……本來想給家里添補一下,沒想到這次花費你們……更多的錢……媽真沒用啊!”
此刻,我已經(jīng)心如刀割,淚如雨下。
母親啊,只怪兒子無能!沒有能力讓你安享清福,卻讓你遭受這樣的痛苦!
在母親住院的三個月時間里,我一直處于深深的自責之中。
母親出院后,落下了一個傷殘的腿,回鄉(xiāng)下去了。
如今,每一次看見顫顫巍巍的拾荒老人,總感覺他們就是自己的父母親。七歲的女兒也會自覺把喝完的飲料瓶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