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穎等
我出門上班的時候看到門衛(wèi)老黃的兒子兵娃正在和院里的小朋友胖胖在爭論一個問題。兩個小孩一胖一瘦叉著腰漲紅著臉一本正經(jīng)爭論的樣子讓人想起古書上“兩小兒辯日”的情景。
不才雖沒有孔老夫子的能耐,但普通的好奇心還是有的,于是湊過耳朵去,想聽聽小孩們在爭吵什么,我想如果運氣好的話,興許能像十多天前那樣,聽到他們爭論“青蛙究竟長不長牙”的問題,說不定還可以撿來寫篇文章掙幾元稿費用來買盒飯呢。
兩個吵得累了的小家伙似乎比我更希望我介入到他們的爭論中去??磥硭麄儬幍盟坪跤行├哿?,急需要一個裁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和對方的錯誤。而我來得正是時候。
瘦瘦的兵娃性子很急,他拉著我的袖子,很迫切地說:曾叔叔,你說說,中秋節(jié)是不是八月十六?
我正想回答他說不是,但看見他滿臉汗珠非常焦急的樣子,覺得有些蹊蹺,于是愣了愣,想聽聽胖胖是怎么說的。當記者多年使我養(yǎng)成了一種近乎油滑的毛病——在沒有聽完爭執(zhí)雙方的陳述之前,決不輕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胖胖的臉上也有汗珠,而且也有不亞于兵娃的焦急神情,他說:叔叔,中秋節(jié)明明是八月十五,可是兵娃偏要說是八月十六,我給他糾正,他還不接受意見,您給評評理,看看我們誰錯了?
小胖子成竹在胸,一臉有理沒處說的冤屈樣。
兵娃說:明明是八月十六中秋節(jié),我爸每年都是這一天給我買月餅,我們每年都在這天夜里賞月,八月十六就是中秋節(jié)!
胖胖也不示弱,一個箭步跨到兵娃面前,手叉腰,鼻子對著鼻子,尖聲說:明明是八月十五,我爸我媽每年這一天都會帶我到郊外的度假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我記得很清楚!
兩個小孩都很認真的樣子讓我感覺茲事體大。對于兩個學齡前兒童來說,他們對這件事的看重程度顯然比作為成年人的我想像的嚴重。
這時我依稀記得去年中秋的事,八月十五下午,我碰到胖胖一家開著車出門,胖胖在車窗里很得意地和我打招呼,說:我們到荷花湖賞月去了!車窗內(nèi),標價幾百元的月餅盒反射出令人炫目的陽光。
而我同樣記得,去年八月十六,也即是中秋節(jié)的第二天,我看到門衛(wèi)老黃買菜回來時,小心翼翼地藏著一盒月餅。其實,很多和他一樣的下崗工人都是在這一天買月餅的,因為這一天,月餅像公主變成了黃臉婆,一下子降價十分之九。我清晰地記得,那天夜里老黃和兵娃坐在院里望天的樣子,他們的面前放著小方凳,小方凳上放著月餅。兵娃脆脆地唱:“八月十六月兒圓呀!爸爸給我買月餅呀……”
這時候,我已明白了兩個小孩要爭的是什么了。這也使得我很為難。我想照直對兵娃說,中秋節(jié)應該是八月十五,但有些不忍心。我想騙胖胖說中秋節(jié)應該是八月十六,但本能告訴我,騙小孩是不道德的,而目這個騙局也至多只能維持到他們碰到下一個大人之前。
就在我左右為難的時候,突然想出一個脫身的辦法,我悄悄附在胖胖耳邊說:你說的是對的,中秋節(jié)是八月十五……
我又附在兵娃耳邊說:你說的也沒錯,你們家的中秋節(jié)就是八月十六……
我覺得自己的話讓自己的臉有一種發(fā)燙的感覺。我?guī)缀跏翘又锍鲂^(qū)大門的。我不知道我的那幾句連自己都騙不過的話是否能止住兩個小孩的爭論,但我真希望天上突然出一道彩虹或跳出一個外星人什么的,分散一下小朋友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從此不再把這個爭論進行下去。
在以后的幾天里,在進出門時,我甚至因為有點怕碰見兩個小孩,而顯得有點鬼鬼祟祟的了……
【選自2006年10月6日《新浪·博客》】
幸虧沒帶夠錢
汪永林
我頭痛得無法忍耐,到醫(yī)院掛了門診。
門診的門口排了一列長長的隊伍,我痛得難以站立。算了一下時間,大約需要半個鐘頭,索性到外面長凳上坐一坐。
終于輪到我了,醫(yī)生問我哪里不舒服,我說頭痛。他一邊唰唰地寫著單子,一邊說:“你先去照一下X光、做腦電圖……”
我心里想我可能是感冒了,有那么嚴重嗎?我問醫(yī)生,醫(yī)生說:“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你必須進行全面檢查?!?/p>
我拿著單子去劃價,一算,一千五百元,剛好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收入,于是便拿著檢查單回到門診,讓醫(yī)生減掉幾項。醫(yī)生問:“那你帶了多少錢?”
我說:“五百元?!贬t(yī)生把單子收了回去撕了,不耐煩地說:“請你等一等,我把他的病看了再說?!蔽颐嗣露道锏腻X,一摸完了,下班回家,我把制服脫了換上便服,衣兜里只有一張五十元的鈔票。
過了好一會兒,醫(yī)生看完病人后,轉(zhuǎn)過頭來對我說:“你們這些病人……那你說吧,你到底帶了多少錢?”
我不好意思地說:“醫(yī)生,我只帶了五十元錢?!?/p>
醫(yī)生在處方單上隨手寫了起來,一瓶感冒清和一盒消炎片。我拿著開的處方去劃價,價格是四十九元八角。
到了第三天,藥吃了三分之一,病已經(jīng)好了。
如果那天我?guī)蛄隋X,那就慘了。如今一想起這事,我竟然覺得幸福極了。
【選自2006年10月15日《圍城雜文》】
千萬別給我漲工資郭煒
局里的門衛(wèi)換了一茬又一茬,進來的人全都跟局領導沾親帶故的。現(xiàn)在的門衛(wèi)老張是前任胡局長手上進來的,干門衛(wèi)已有三四年了。老張是名下崗職工,因還不到退休年齡,所以不能領取老保資金,沒辦法只好托關系找了門衛(wèi)這個差事,拿點臨時工資養(yǎng)家糊口。
年初,胡局長退居二線;新任賈局長繼任。賈局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闊斧地精簡人員,并信誓旦旦地保證提高干部職工待遇。賈局長的這一舉措,贏得了全局上上下下一片贊揚之聲,所有的干部職工無不歡呼雀躍,認為賈局長是一位以人為本的好領導。
賈局長上任不久,首先拿龐大的臨時人員開刀,通過清理、買斷、補償?shù)纫幌盗写胧?,清退一大批臨時人員,但仍保留著司機、門衛(wèi)、炊事員這些必不可少的崗位臨時人員。老張因為是門衛(wèi),因此自然而然地列入“受保護”對象,依然干著吃力不討好的門衛(wèi)工作。
富余臨時人員清退后,接下來就是增加干部職工待遇了。這天下班臨出門,賈局長一改往日的嚴肅樣,笑容可掬地對門衛(wèi)老張說:“剛才局里研究了,準備給你漲工資呢,你可要請客啊!”老張頭一聽,短短地發(fā)愣之后,一連串地問:“真的假的?是真的嗎?”
賈局長絲毫沒有注意老張頭的表情,以為他聽說漲工資肯定會高興得跳起來,見老張一副質(zhì)疑的口吻,便認為他高興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一局之長會騙你?“看你高興的,一聽漲錢,就高興成這樣?!辟Z局長邊笑邊走說,“不要光顧高興,要請客啊?!?/p>
吃過晚飯,賈局長正在看《新聞聯(lián)播》,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竟是老張頭,手里提著一大堆東西。“看你,這是做什么?”賈局長忙把兩手提著一大堆東西的老張頭讓進來,“漲工資是局里的決定,你弄這個干啥?不用謝我!”賈局長還以為老張頭來感謝他呢。
老張頭放下禮品,雙手擱在雙腿上,然后小心翼
翼地坐在沙發(fā)上,欲言又止:“我,我是想……”賈局長沒等老張頭把話說完,便打斷他:“啥也別想了,來,咱倆喝一壺,一會兒你再把禮品帶走?!闭f著,賈局長就喊正在廚房忙碌的老婆,讓她趕忙準備幾個下酒菜。
老張頭一邊推辭,一邊說道:“我不是謝你,我是求你來了。”老張頭苦笑著說,“求你跟局里說說,千萬別給我漲工資,好嗎?”賈局長一聽,覺得這事挺稀罕,這等好事兒,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呀!賈局長還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什么,你不想漲?”
老張道出苦衷:“是啊,就是因為工資低,我才能在這干,錢多了,就不會輪到我了。食堂的李師傅漲工資沒幾天,就換了馬副局長的二叔;打掃衛(wèi)生的老黃漲了,換成了趙副局長的姨夫;開車的劉師傅漲了,換成了孫局長的外甥;我要是漲了,是不是又要換人了?”
賈局長一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這老張頭平時看上去有些傻不拉嘰的,沒想到他鬼點子還蠻多,信息掌握得準,還有點賊精呢。賈局長聽完老張頭的心里話后,心里猛然一驚,隨即仍擺出一副“心地無私天地寬”的樣子,道貌岸然地反問道:“這事兒你聽誰說的?”
老張頭沒有正面回答賈局長的問話,只是不住地央求道:“求你跟局里說說,別漲了,讓我在這干吧。我一家老小全靠我這點工資呢?!崩蠌堫^接著又說,“不行的話,哪怕就再減點也成。”此時賈局長一臉的不自在,心里想:“難道我四舅要來的事他知道了?”
【原載2006年第11期《新聊齋》】
打埋伏喬全榮
這個“埋伏”,是我們的辦公室術語,舉個例子來說明吧:處里決定兩點開會,給各基層單位打電話時就通知一點五十到。再拖沓的單位也能在“會議開始”十分鐘后趕到會場吧,領導到主席臺就座的時候臺下就已經(jīng)人頭攢動了。
開工作會的時候我提前去會議室安排會場,見早有幾位坐在里面了。跟我熟悉的張工問這會到底幾點開啊,我說兩點。張工說單位通知一點半到,我們午飯都沒吃一點二十就趕來了。會后我給他們單位領導打電話,說是我們說錯了還是你們聽錯了,你們的人怎么不到一點半就到了?那位基層領導高興得嘻嘻直笑,說上次你通知兩點到,我們一字不差地通知下去了,結(jié)果到了兩點才到一半人,挨了批評。這次我給他們打了個埋伏,沒想到你也給我留了一手,大家想到一起去了就提得太前了。我也笑,說你的埋伏也太狠了,二十分鐘呢。電話里就笑噴了,說這怨我嗎,誰能想到有這樣的實在人呢?
可是吃一塹長一智,再開會的時候那幾位“積極分子”就成老油條了,一直等到領導們在主席臺上就座了才晃悠進來,惹得處長批科長,科長朝我們發(fā)火,說你們就不能多個心眼,讓各單位一點四十到?
下次開會的時候我就索性多了“倆”心眼,詐稱一點半準時開會,終于保證了與會人員準時參加??珊萌兆記]過幾天,大家就又開始拖拖拉拉了,兩點開會科長都讓通知一點鐘到了,還有些職工自動地把兩級通知中的水分給擠了出來,兩點十分多了才姍姍來遲。科長說這樣下去不行,要嚴肅會議紀律,該幾點開會就說幾點開。于是我下通知時就信誓旦旦強調(diào)說這次確實是兩點開會啊。電話里一律哈哈地笑,說知道了。
到了開會時間,臺上的領導破天荒比臺下的職工多。領導拂袖而去,科長也很是氣急敗壞,說你們大著膽子提前埋伏,下午兩點開會通知上午十一點到也在所不惜,反正要保證人員提前到齊。
科長也太悲觀了,怎么說也不用打三個小時的埋伏呀。前幾日召開各單位領導座談會,科長讓我通知中午十二點準時開會,結(jié)果十一點五十五大家就都到齊了,一群人把正想去食堂吃飯的科長堵在屋子里:“今天請大家到哪里去吃啊?”科長很納悶:“誰說要請吃飯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說,是沒這么通知,可那意思誰聽不出來啊,通知說讓午飯前必須趕到,不是請吃飯是干什么?
【原載2006年10月13日《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