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種通過國審
山東省農科院山東棉花研究中心(郵編:250100,電話:0531-83179505)和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選育的棉花新品種“魯棉研19號”,前不久通過了國家品種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108天,結鈴性強而集中,吐絮暢而集中,高抗枯萎病,感黃萎病,抗棉鈴蟲,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霜前籽棉116.76公斤、霜前皮棉49.13公斤。(山東 王億)
苧麻新品種問世
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郵編:410125,電話:0731-8835562)選育的苧麻新品種“中飼苧1號”,前不久通過湖南省種子管理站登記。
該品種粗蛋白含量22%,粗脂肪含量2.28%,抗病性強,耐肥能力強,每年收割6 ~ 8次,嫩莖葉干料每667平方米(1畝)年總產量1260公斤,進入壯齡麻期后,一般667平方米年產干料1200 ~ 1600公斤。(湖南 王偉成)
苦瓜新品種通過審定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郵編:510640,電話:020-38469427)選育的苦瓜新品種“碧綠3號”,前不久通過了廣東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屬早熟雜交一代組合,單瓜重300 ~ 320克,肉質爽脆,苦味適中,外形美觀。中抗白粉病,感枯萎病,耐寒性較強,耐澇性和耐熱性中等,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1630.3公斤。(廣東 呂菲)
福建選育出7個甘蔗新品種
福建農林大學(郵編:350002,電話:0591-83789230)張木清教授主持的“甘蔗新品種選育及高效育種技術研究”項目,前不久通過了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選育的福農95-1702、新臺糖16等7個豐產、高糖、多抗糖料甘蔗新品種,分別通過了國家和省級審定,蔗莖產量增產11% ~ 21%,主抗花葉病或黑穗病,兼抗銹病、褐條病或梢腐病等,抗旱性強。(福建 吳鶴年)
花椰菜新品種通過認定
浙江省溫州三角種業(yè)有限公司(郵編:325028,電話:0577-88623344)選育的花椰菜新品種“東海明珠80天”,前不久通過了浙江省品種認定。
該品種從定植到采收約80天,屬中熟品種,單球重約1.5公斤,品質好,口感佳,商品性好,耐儲運,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2200公斤。(浙江 魏華欣)
山西育成早熟高產玉米新品種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郵編:034000,電話:0350-8622641)選育的早熟高產玉米新品種“忻黃單78號”,前不久通過了山西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株高220 ~ 240厘米,抗病性好。千粒重320 ~ 360克,蛋白質含量比普通玉米高20.9%,籽粒品質好,是養(yǎng)殖業(yè)的最佳飼料。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500公斤。(山西 劉捷)
廣東選育成功甘薯新品種
廣東省普寧市農科所(郵編:515300,電話:0663-2688392)選育的甘薯新品種“普薯25號”,前不久通過了廣東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全生育期130 ~ 150天,儲藏性好,干物率28.27%,淀粉率15.43%,維生素C含量為每百克25.23毫克,胡蘿卜素含量為每百克9.66毫克,中抗薯瘟病,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鮮薯1832.2公斤,產干薯527.8公斤。(廣東 侯亞杰)
梨樹新品種通過認定
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郵編:310021,電話:0571-86401007)選育的梨樹新品種“清香”,前不久通過了浙江省品種認定。
該品種平均單果重280克,肉質較細嫩,石細胞較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耐儲運,較抗黑星病。三年生樹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400 ~ 500公斤,盛產樹667平方米產量達1500 ~ 2000公斤。(浙江 周興)
河南選育成功葡萄新品種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郵編:450061,電話:0371-66812184)選育的葡萄新品種“鄭果大無核”,前不久通過了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
該品種平均粒重5.38克,果皮薄,肉質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左右,味甜爽口,品質優(yōu),極早熟,不裂果,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2000公斤以上。(河南 劉國明)
新城疫克隆疫苗問世
湖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郵編:430064,電話:027-87987618)承擔的“新城疫V4/HB92克隆疫苗研究與應用”項目,前不久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克隆選育出一株新的HB92克隆株,耐熱性強,18 ~ 30日雛雞免疫2周后攻毒保護率達100%,免疫持續(xù)期4個月,濕苗在-15℃條件下可保存18個月。(湖北 楊峻)
奶牛性別控制溶液問世
北京三牛興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郵編:100070,電話:010-51021196)完成的“奶牛性別控制溶液的研究與開發(fā)”項目,前不久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研制出以天然中草藥提取物為主要原料的“奶牛性別控制溶液”,經應用在奶牛配種和胚胎生產中,可達到70% ~ 75%的穩(wěn)定雌性比例,其操作方法簡便,成本較低,劑型新穎。(北京 陸軍)
水稻超高產生產集成技術通過鑒定
中國水稻研究所(郵編:310003,電話:0571-63370192)主持的“水稻超高產生產集成技術研究、示范和推廣”項目,前不久通過了浙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提出了水稻超高產理論和途徑以及株型和群體模式,提煉出了以“精量播種、擴行稀植、定量控苗、精確施肥、好氣灌溉和綜合防治”為核心的技術體系,顯著減少了灌溉用水量,起到了增產節(jié)本功效。(浙江 章蓉蓉)
梨樹打針可治缺鐵黃化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郵編:712100,電話:029-87092095)王躍進教授和張朝紅副教授主持的“渭北梨樹缺鐵黃化癥樹干注射復混液防治技術”項目,前不久通過了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休眠期樹干注射防治方法,能使樹體萌發(fā)的新葉不再黃化,而且具有增強樹勢、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的作用。他們研制的樹干注射用復混液已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專利號為:ZL01130752.8)。(陜西 支勇平)
蘭州百合脫毒快繁技術問世
甘肅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郵編:730070,電話:0931-7614834)完成的“蘭州百合脫毒復壯及脫毒種球快繁體系研究示范”項目,前不久通過了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他們明確了蘭州百合的主要危害病毒種類和感染率,建立了蘭州百合高效脫毒和種球繁育技術體系。脫毒蘭州百合增產效果明顯,品質得到改善。(甘肅 唐聞)
甘薯青枯菌研究獲突破
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郵編:350013,電話:0591-87574654)承擔的“利用菌毒素選育雙抗性甘薯新品種”項目,前不久通過了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首次應用PCR技術快速檢測甘薯青枯菌(瘟),首次利用菌毒素選育雙抗性甘薯新品系97-10和99-12,在甘薯病區(qū)示范應用,表現高產、優(yōu)質、雙抗。(福建 黃獻光)
玉米秸稈可生產酒精
吉林省輕工業(yè)設計研究院(郵編:132002,電話:0432-2793250)和吉林沱牌農產品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玉米秸稈濕氧化預處理生產酒精的研究”項目,前不久通過了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這種濕氧化預處理技術具有創(chuàng)新性,按實驗室指標測量的玉米秸稈酒精與玉米酒精成本相當,對緩解能源緊缺、減少環(huán)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吉林 劉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