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腹疼痛特點
不少婦女在生育后常會落下腰腹痛病癥。表現為:經常感覺下腹疼痛和墜脹,工作時加重,并隨體位的變化加重或減輕。如蹲、站或屈腿過久時加重,平臥抬高腿部或取胸膝相接位時癥狀立即減輕或消失。腰及尾骶部酸痛不適或疼痛以夜間為重,還可伴有月經多、白帶多,有精神不振疲勞感等。如果在月經前、中期及便秘、性交、情緒不穩(wěn)定時,上述表現可以加重。
二、引起腰腹痛的主要原因
育齡婦女出現腰、腹痛的原因很多,如子宮及附件的炎癥、腫瘤、子宮內膜異位及周圍鄰近器官的病變等,均可引起疼痛。不過,一個與婦女產后姿勢有關的常見原因是盆腔靜脈淤血,即醫(yī)學上所說的“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
由于女性盆腔靜脈具有特殊性,比如,營養(yǎng)子宮和輸卵管的靜脈數量多,靜脈壁薄,缺乏筋膜組成的外鞘,平滑肌少,彈性差,容易擴張和形成眾多彎曲的靜脈叢,這是形成本癥的內因。但產后坐臥姿勢不當也是不可忽視的致病外因。比如:許多婦女在分娩或流產后,未能采取間歇性俯臥,而習慣于仰臥位睡覺,使子宮變?yōu)楹蟮刮唬ㄕN恢脼榍皟A位),就容易使部分靜脈變形而淤血。也有些婦女產后不久就開始從事持續(xù)性站立或久坐姿勢的工作,使下肢或盆腔內的靜脈血流緩慢、淤滯,造成靜脈變粗而迂曲,由此留下疼痛隱患。此外,有的婦女在產后盆腔血管復舊不良、有習慣性便秘,這也是形成腰腹痛的原因。
三、預防產后腰腹痛的方法
可注意以下幾點:1.產后盡早下床活動,每天采取俯臥位2 ~ 3次,每次20 ~ 30分鐘,避免子宮成后倒位;2.從事久站或久坐工作的婦女,要加強體育鍛煉,如慢跑或多走路,以促進下肢及盆腔靜脈回流;3.如仰臥時出現疼痛,可改為側臥位,如小腹雙側疼痛,則可取輪換側臥位;4.經常疼痛且變換姿勢也不緩解時,應到醫(yī)院進行婦科檢查,看是否有其他疾病。此外,要重視避孕,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產,性生活注意衛(wèi)生和頻度等,這些都有助于預防由此引起的腰腹疼痛。(北京 李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