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州問事得帶只雞去,上次我在廣州問路,問了半個多鐘頭,那廣州人一個勁地叫“母雞(不知)”,我敢肯定他想索只母雞作問路錢。
這個河南人,我又沒有要他幫我挑東西,干嗎他老在那里喊“重,重(中,中)”?
中國人情急時都求救于母親,叫聲“媽呀”。只有桂林人例外,他們情急時都想要兒子來幫忙,大叫“我崽!”,哪怕兒子還沒出生呢。
四川人可能自視聰明,說話時,總沖著對方喚“傻子(啥子)”。
湖南人最懼內,他們尊稱自己妻子為“坦克(堂客)”,你見過這種龐然大物吧,嘿,碾過來可不得了呢。
到南寧人家作客,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家庭是由佛教和道教弟子還俗后組成的,至今家中仍保持出家時的宗教尊稱:媽媽是“老衲”,爸爸是“老道”。
到合肥人家作客,飯前飯后都要死(洗)。有一條禮儀是務必要注意的,即主客在彬彬有禮地謙讓的同時,還要滿臉笑容地互相詛咒:“你死(洗),你死(洗),你先死(洗),我后死(洗)?!?/p>
幾位來自各地的中國人偶爾聚在一起,閑得無聊。為了打發(fā)時光,北京人提了個倡議,不料這一下竟惹得大家爭執(zhí)起來。
北京人說:“杵著傻拉巴幾的,咱哥們兒侃大山磕打牙解解窩憋兒?!?/p>
四川人說:“侃啥子大山喲,瓜兮兮的。我們四川人住的是愚公的屋子——開門就見山咯。還是擺龍門陣把勢嘛?!?/p>
上海人說:“儂講啥?龍門陣是啥個物事哇?阿拉聽得滿頭霧水,稀里糊涂個。阿拉個意見,阿拉儕勿要憨里憨氣立迭搭辣還浪費辰光,大家儕吹牛皮軋訕胡白相白相?!?/p>
陜西人說:“不不不,那是諞閑傳?!?/p>
山西人說:“嘿,真是沒脾氣,那是瞎撇?!?/p>
東北人說:“看你們整的,瞎忽悠。其實就是大伙兒嘮嗑?!?/p>
選自《傳奇文摘》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