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屬鳥綱、鴕形目、鴕鳥科、鴕鳥屬、鴕鳥種,有4個亞種。據(jù)《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及附錄規(guī)定,野生鴕鳥是指產(chǎn)于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馬里、毛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和蘇丹的野生種群,生活在這些原產(chǎn)地的物種不得捕殺、流通和利用,屬國際公約保護物種。目前世界50多個國家與地區(qū)人工飼養(yǎng)的馴養(yǎng)鴕鳥是指經(jīng)自然或人工雜吏選育、繁殖的生產(chǎn)種群,可為人們所利用,不受國際公約保護。
鴕鳥體大、頭小、頸長,腿長而粗,不會飛。成鳥體重100~150公斤,眼大而視覺靈敏,行走、奔跑快捷,4~5歲母鳥年產(chǎn)蛋80~100枚。孵化期為42天左右,1歲齡時可長到重100公斤,即可屠宰利用,可提供皮1.3平方米、肉35公斤和羽毛、骨、內臟等副產(chǎn)品。鴕鳥屬食草禽類,可消化大量纖維性飼料,青蘋、樹葉和多汁青綠植物都是良好的飼料,馴養(yǎng)鴕鳥只要在不同生長期補給一定的精料、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維生素即可。鴕鳥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喜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沙荒地和草地生活,也可耐受-15℃的寒冷。由此看來,我國大陸黃河以北的華北、西北和東北一些地區(qū)可以適度規(guī)模化養(yǎng)殖,搞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鴕鳥的經(jīng)濟價值極高。
(1)鴕鳥肉呈紅色,肉質鮮嫩無異味,屬高蛋白(20.4%~20.95%)、低脂肪(0.5%,是牛肉的1/7)、低膽固醇(37.6~42毫克/100克,是牛肉的2/31、低熱量(是牛肉的1/2)和含鐵量高(是牛肉的1.5倍)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目前鴕鳥肉的國際市場在歐洲、美、日、韓和我國港澳臺地區(qū),僅日本年進口即達200-300噸,鴕鳥肉干是目前熱銷的旅游休閑食品,在我國的臺灣地區(qū)100克重的肉干售價3美元。
(2)鴕鳥皮是高檔皮件的原料,廣泛用于汽車、家具、箱包等物件,歐洲、莢、日是主要的鴕鳥皮進口國,僅日本在1999年就進口200噸以上,約占世界的一半,其中900%是從南非進口的。
(3)鴕鳥羽毛色澤鮮艷,用于做歡樂節(jié)日的飾物,也是巴西等國家狂歡節(jié)日的主要消費品,還廣泛用于制作汽車毛撣子和坐墊,圍只有鴕鳥羽毛不帶靜電,故廣泛用于做電腦的撣塵器。歐洲和美、日是主要的鴕鳥羽毛進口國。
(4)鴕鳥蛋約為雞蛋的25倍大,重1500克左右,味道與雞蛋相似,多用于做蛋糕,既方便又好吃,日本人愛吃鴕鳥蛋。蛋殼還可制作工藝品,裝飾限雅觀,幾乎人人都喜受。
(5)鴕鳥內臟器官很大,胃脾約重2公斤,肝臟重1.5公斤。心臟有900克重,腸管長約23米,都是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的食料,骨頭是上等湯的原料,這些都是東方人喜愛的食物,在日本的市場潛力很大。
(6)鴕鳥也是一種很好的觀賞娛樂動物,很多國家的動物園、休閑農(nóng)場和娛樂場都在開發(fā)(彩圖參見封底圖6)。(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張振興 郵編:21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