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千坊路口村是河北省最人的芹菜種植專業(yè)村,這里產的芹菜每公斤售價比別的地方產的芹菜貴0.4元錢左右,而且特別暢銷。2005年該村芹菜產量達1000多萬公斤,芹菜種植戶平均每戶增收近3萬元。
羊坊路口村種植芹菜已有多年,剛開始他們的芹菜別說賣高價,就連賣出去都難。2000牛的冬天,羊坊路口村的村干部看到北京布些居民家采用地熱取暖時,聯想到本地一個化肥廠排出的一股下業(yè)廢水正好從村里流過,便想到為何不仿照城里人利用這股熱水建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jié)芹菜。
于是,村于部開始挨戶動員村民建大棚,并規(guī)定村民每建1個大棚給予70元的補助,引水所需的地下管道也由村里尤償提供。不久村民吳經文帶頭建了一個3分地的入棚。在溫室大棚下面埋上管道,讓24℃的工業(yè)廢水從下邊通過,可以提高大棚的地溫3~5℃。這樣使大棚溫室的溫度提高了,加速了大棚芹菜的生長速度,不僅使片菜提早1個月上市,還能有效節(jié)約取暖所需的用煤資金。吳經文種下的第一茬大棚芹菜,共收割了近2000公斤,賣了3600多元,這讓周圍的鄉(xiāng)親羨慕不已。
到2003年,羊坊路口村的大棚已發(fā)展到2000多個,芹菜產量達800多萬公斤,在本地已難以銷售。為擴大銷路,村干部就把芹菜的產量、上市時間印在紙上,拿著它們到相距150公里的北京農貿市場上散發(fā),目的就是把外地客商引到村里來收購芹菜。這一招特別管用,每個6~7月份,北京的客商就一直呆在千坊路口村收購芹菜。加上芹菜質量好,羊坊路口村的利民再也不愁芹菜賣不到好價錢了。
(河北 楊甫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