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于智敏博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基礎(chǔ)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亞健康的中醫(yī)藥檢測、評估與調(diào)控;常用有毒中藥的中毒機理與中毒譜;中醫(yī)藥文化的普及與傳播及臨床常見病的診療工作。發(fā)表專業(yè)論文60余篇、科普論文30余篇,主編、副主編著作10部?!短悄虿⌒率澜纭冯s志顧問。
古名“惡實”人罕用
牛蒡子,又名“惡實”,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實。辛、苦,寒。入肺、胃經(jīng)。功效疏散風熱,祛痰止咳,清熱解毒。臨床常用于外感風熱,咽喉紅腫疼痛,麻疹透發(fā)不暢,咳嗽,咯痰不暢,瘡癰腫痛等癥。由于牛蒡子古代又名“惡實”,其性寒滑利,能滑腸通便,脾虛腹瀉者、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都不宜應用本品。所以,古代以牛蒡子為主組成的處方不多,名方更少。考諸中醫(yī)文獻,僅有少數(shù)以牛蒡子為名組成的方劑。究其原因,大概是因名害物吧!
臨床療效有奇功
實際上,牛蒡子的臨床療效還是比較卓越的,古人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上,也喜歡應用它,并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如,在《證治準繩》中就有牛蒡湯一方,該方是為數(shù)不多的以牛蒡子為名命名的方劑。主要由牛蒡子、大黃、防風、薄荷葉、荊芥穗、甘草等組成,功能專于疏風解表,清熱解毒。臨床常用于治療風熱上擾,熱毒上攻導致的咽喉腫痛、大便干結(jié)不通以及丹毒等癥?!队李愨j方》中也記載了應用牛蒡子治療各種偏正頭風導致的頭痛、頭暈的卓越功效。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的一位教授以牛蒡子為主要藥物,治療各種偏頭痛,以及現(xiàn)代醫(yī)學的血管緊張性頭痛,也取得良好的療效。民間也有用牛蒡根治療傷暑、疥瘡;用牛蒡根燉雞、燉肉服用可治虛弱腳軟無力;用牛蒡葉水煎服或代茶飲,可用于治療急性乳腺炎。這些都為牛蒡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線索和依據(jù)。
成分清楚藥效強
現(xiàn)代藥學研究證實,牛蒡的果實中含有牛蒡甙,水解生成牛蒡甙元。另外還含有25%~30%脂肪,主要為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麻油酸的甘油酯。近來又從種子牛蒡子中分離出7種木脂素類化合物牛蒡酚A、B、C、D、E、F、H,尚含有少量生物堿、甾醇、維生素A樣物質(zhì)、維生素B,等。由于牛蒡的籽、根、莖、葉均可入藥,加之藥源廣泛,無品種混亂現(xiàn)象,歷代本草多有記載。
據(jù)《中藥大辭典》記載:牛蒡根含多炔物質(zhì),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并含有抗腫瘤物質(zhì)。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牛蒡子水浸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本品100%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牛蒡子提取物能顯著、持久地降低實驗動物大白鼠的血糖,使其糖耐量增高,而毒性較小。這些依據(jù)為進一步拓展牛蒡子的臨床療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降糖保腎顯神通
糖尿病腎病是復雜性難治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以糖尿病大鼠為動物模型,中藥治療組分別給予牛蒡子粉飼料、牛蒡子水提物、醇提物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牛蒡子提取物能明顯改善大鼠多飲、多食和消瘦癥狀,降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減輕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腎損害。表明牛蒡子及其提取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時尿蛋白、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還能降低糖尿病腎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減少尿蛋白的排泄率,從而保護腎功能。
一項名為“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的牛蒡子總木脂素苷類提取物”的科技發(fā)明也表明:用乙醇等有機溶酶提取、精制、干燥,獲得含牛蒡子總木脂素苷類物質(zhì)50%~90%,或用含牛蒡子苷15%~70%的提取物為原料藥,配制用于治療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的藥物制劑,可用于治療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課題組經(jīng)過兩年的科研攻關(guān),其科研項目基于單味中藥牛蒡子的“降糖益腎”提取物及其膠囊制劑的研究已完成動物實驗。實驗結(jié)果顯示,牛蒡子提取物不僅可有效降低血糖,并且對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害具有對抗作用。還能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顯降低血糖、尿糖、尿蛋白、血中尿素氮、尿肌酐、血肌酐的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性腎病的腎臟組織學病變,而且長期毒性實驗、急性毒性實驗均未發(fā)現(xiàn)其毒性及不良反應。說明該有效部位臨床上有可能用于2型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并防治糖尿病腎病。其臨床應用前景值得期待。
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復合病因的系統(tǒng)性疾病,中藥具有藥源廣闊,實踐積累深厚,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的優(yōu)點,深入挖掘中醫(yī)藥寶庫,突出中醫(yī)整體性治療的優(yōu)勢和特色一直是當今研究的熱點,對牛蒡子的研究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