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笑中帶淚的關于二戰(zhàn)時期一個猶太人的影片。導演貝寧尼憑借這部影片到處得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歐洲電影獎,都讓他得著了,可以說一步登天、人人叫好。
影片的主人公基羅,在影片開始時是個鄉(xiāng)下來的快樂的單身漢,后來在叔叔的餐廳里當了侍應生。這個角色分明帶著中世紀歐洲戲劇中聰明牧羊人的痕跡,按片中德國教授的話說:“你是我見過的最足智多謀的侍應生”。這個膽大能說、善于機變的猶太人追求心目中的公主多拉的一大段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是影片上半段的主戲。貝寧尼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喜劇天賦,各個搞笑手段巧妙而有情趣,是名副其實的“足智多謀”。和“公主”的幾次見面,基羅總能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尷尬和失態(tài)不著痕跡又幽默風趣地遮掩過去。這和那種只知道作踐自己以贏得觀眾笑聲的喜劇鬧劇片,明顯有著云泥之別。
在劇場散場后的那個段落里,基羅正式和“公主”走在了一起。天降大雨助了貝寧尼一臂之力,貝寧尼也以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和快樂自得的情緒感染和吸引著心上人。用椅墊遮雨、擋身,貝寧尼在種種細微之處體現著自己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把常見的尷尬不快轉化為生活的別樣色彩。當貝寧尼把紅地毯鋪在心上人腳下墊路的時候,這個段落的戲劇性達到最高潮,貝寧尼贏得了我們觀眾和“公主”的心。
上半段的高潮戲是婚禮的場面,餐廳為豪華盛大的婚禮特制了一個巨型蛋糕作為特別節(jié)目,而貝寧尼騎著被納粹分子涂滿綠色油漆的馬匹,闖進大廳,趁亂公然接走了新娘。這種“綠馬王子”童話故事一般的情節(jié)背后,有著鋪墊許久的基礎,因此并不顯得突兀。
“美麗人生”剛剛過半,一對主人公幸福地和兒子一起生活著。盡管納粹和戰(zhàn)爭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們的生活,但貝寧尼積極樂觀面對一切人生困境的態(tài)度仍舊維持著這個快樂的家庭,直到父子兩個被送進納粹集中營。
幾乎所有的集中營影片都是充滿恐懼和淚水的,面對種族毀滅、人生無望的人們還怎么能尋找哪怕是一點快樂。但天性樂觀的意大利人也有著自己的演繹方式,《美麗人生》則更多地從正面描寫一種超越一切的父愛,這種面對死亡依舊明朗的調子是影片得到幾乎所有人喜愛的本質成分。
納粹試圖通過集中營毀滅種族,也毀滅人性,但人類畢竟有超越死亡的情感和品質。貝寧尼為了不讓小兒子面對人生悲劇,一直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說服兒子,也說服自己,這個集中營只是人生的一個荒謬游戲,這個偉大而可愛的父親最后終于成功了??粗悓幠嵴驹诘聡伺赃吤俺浞g,把集中營規(guī)則變成游戲規(guī)則的段落,我們一邊爆笑著,一邊抹去眼角的淚珠。這是可以總結整部影片的情節(jié),以荒謬態(tài)度對待人生荒謬,以樂觀精神對待人生丑惡,貝寧尼把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搬上了喜劇舞臺。
人生是美麗的,只看你怎么看待、對待它。它仿佛一面鏡子,照到你的心靈,照到你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