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母親的困惑
湛江的于紅問:我是一個4歲男孩的單身母親,老師反映我的兒子最近老是在幼兒園里欺負別的小朋友,我不知道是否和我最近開始與一位男士約會這一情況有關(guān)?
答:一般說來,孩子面對生活中的某些變化或是生活中新成員的加入,會產(chǎn)生很大的反應。你的兒子現(xiàn)在不但要應對一個新成員的加入,他更要應對的是與自己母親關(guān)系的微妙變化:現(xiàn)在不止他一個人對母親重要了。
所以,孩子的反應很正常。他意圖通過在學校里的行為表達自己感到地位受到了威脅的一種方式。他清楚地知道,通過挑起一場爭斗便能夠很快吸引你的注意力。
我建議,你和孩子談一談,告訴他你能夠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和別人打架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告訴他你有多愛他,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向他保證即使媽媽也很喜歡別人,但一定會抽出時間單獨和他在一起,即使你們倆只是在家里玩玩撲克之類的小游戲,你也會保證你們母子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最后,你一定要和孩子的老師再談?wù)?,告訴老師孩子發(fā)生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希望老師能夠理解孩子,幫助孩子,一定不要讓這件事給孩子在學校的成長留下不好的記錄。
馴“霸”三要三不要
貴陽花溪的長江問:我的孩子比較調(diào)皮,幼兒園老師說他是“小霸王”,對他的表現(xiàn),我現(xiàn)在很頭疼,請問我該怎么做?
答: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小霸王”,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或許能幫助他改掉壞習慣。
三要:1.教你的孩子學會說“請”和“謝謝”。
2.如果你的孩子正在鬧別扭,幫他找個臺階,給他留一點時間來平復情緒。假如他堅持要做某件事,不要訓斥或打罵孩子,盡量用吃的東西或是別的東西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3.要讓你的孩子懂得只有用禮貌的方式請求。別人才會幫助他或給他想要的東西。比如:“如果你用禮貌點的方式,我才會愿意幫你做這件事。”
三不要 :1.當孩子疲倦或是心煩意亂的時候,不要試圖給孩子上品德課。
2.不要叫孩子小暴君之類的綽號。和他討論他的行為,但別給他下定義。
3.不要答應他過分的要求。
面對孩子撒謊怎么辦?
山西的井紫風問:我的女兒從幼兒園帶了幾個玩具回來,說是今天她表現(xiàn)好,老師獎勵他的。我感覺不對勁,第二天送女兒上幼兒園時,私下里問了老師,才知道女兒在撒謊。請問面對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
答:兒童說謊可能是因為無知、害怕或推脫責任而導致。從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上看,首先他們是把想象的事情即興當作現(xiàn)實;再有,兒童出于想讓成人(比如父母、老師)高興,或者因弄壞東西怕父母批評而逃避懲罰時,也會撒謊;還有,兒童的自我中心使他們把玩具、食品都歸為己有,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拿別人甚至是商場的東西,認為是自己的。
撒謊肯定不是值得鼓勵的行為,家長要依不同的原因及時調(diào)整處理的方式,才會使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家長千萬不要當眾指責孩子,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這些玩具應該是放在幼兒園的。
喚醒父親意識
云南的王麗問:我老公在外地工作,兒子已經(jīng)4歲了,但和爸爸一起度過的日子加起來也不足半年,孩子和爸爸的感情淡漠。爸爸沒興趣管兒子的事,兒子也把爸爸看成個陌生人,有時爸爸打來電話,兒子竟然不理,他說:“讓我和他說啥呀?”這父子倆的事情使我很焦慮,面對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
答:非常理解王女士的困惑與焦慮。上面這位爸爸是由于父親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才會這樣的,其實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如此。妻子進入媽媽的角色要比丈夫進入爸爸的角色更加迅速和更加到位,因為媽媽畢竟經(jīng)歷了十月懷胎和分娩陣痛。如果做媽媽的總是嘮叨和抱怨做爸爸的缺乏角色意識,只能使當爸爸的更加反感。遇到這樣的情況,做媽媽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通過兒子喚醒爸爸的父親意識,當孩子再抬起小臉天真地問:“媽媽,我和爸爸說啥呀?”你就指導孩子和爸爸說說自己的學習和家里的情況,并經(jīng)常在孩子跟前說爸爸有這能耐,有那才干,讓孩子熟悉爸爸,熱愛爸爸,當他以熱切的希望,奶聲奶氣地喊爸爸時,哪個爸爸會不怦然心動呢?
孩子沉迷電腦怎么辦?
江蘇的張力問:我的孩子今年才6歲,可是玩電腦游戲已經(jīng)玩上了癮,怎樣勸阻他也不聽,我們做父母的十分擔心,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答:作為新科技產(chǎn)物的電腦,對人們的生活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是電腦游戲,吸引了無數(shù)的孩子。電腦游戲絕非電腦內(nèi)容的全部,電腦更多的是用來接收信息,獲取知識,幫助學習。因此,讓孩子完全拒絕電腦,這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面對電腦游戲的誘惑,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它,只要教育引導得好,電腦完全可以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的有力幫手。
一、以防范為主,讓好習慣伴隨孩子。在孩子玩電腦之前就把游戲軟件從程序里刪去,以減少對孩子的吸引,不讓孩子癡迷到里面去。
二、適當限制是必要的。沒有一個孩子不愛玩,電腦游戲很誘人,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如果對他不限制,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家長可以在電腦上輸進密碼,把游戲鎖起來。而到了雙休日,孩子把作業(yè)做完了,才能給他打開密碼,讓他玩?zhèn)€痛快。有時孩子的表現(xiàn)比較好,還可允許他多玩一會兒。這樣有張有弛,孩子會覺得家長很講道理。
三 、相信孩子的自制力,宜疏不宜堵。告訴孩子“玩物喪志”的含義,并和他約法三章,只許每逢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玩一會兒電腦游戲,如果超出時間,從下周的時間里扣除。最重要的是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一味地堵,孩子可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四 、放手但不放任。 家長根據(jù)孩子的特點,著重以鼓勵引導為主;另外,盡量滿足孩子物質(zhì)方面的合理要求,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就會樂意地接受父母的忠告。
專家觀點
★早教“洋化”除了因為目前市面上的早教書籍有“洋化”傾向外,家長對孩子民族文化教育的忽視以及過于推崇“洋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從各個方面入手,學齡前兒童的知識容納量是很大的,家長有選擇地讓孩子了解適合其年齡段的洋文化,可以開闊視野,家長沒必要過分擔心。當然,早期教育也不能過分“洋化”,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重視本土的東西,不要本末倒置,否則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我的爸爸是圣誕老人
甘肅的李淑蘭問:丁丁的爸爸在他還沒出生時就去世了。從他懂事起,他就問我:“媽媽,爸爸在哪里?”我就告訴他,“爸爸在天堂里,過圣誕節(jié)時爸爸就會來看你的?!庇谑嵌《》耆司驼f:“我的爸爸是圣誕老人!”常常惹來一串譏笑。我對孩子說錯了嗎?
答:家庭有重大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比如失去親人、父母離異等,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打擊,可能很長時間里孩子都會恐懼、絕望,這時成人對孩子的保護與關(guān)愛是幫助他們成長的重要砝碼。讓學齡前的兒童了解死亡、離婚是需要時間的。必要時告訴孩子,雖然愛你的那個人不在了,但是我會一樣愛你、保護你。有的孩子奶奶病故了,他會對人說“我奶奶回老家了,我上學以后她就會來看我的?!边€有的孩子爸爸媽媽離婚了,他也會說:“我媽媽出國了,她會帶我去美國?!?/p>
對于以上種種說法,不必立即向兒童揭穿事情的真相,目的是保護兒童的自尊。自尊是兒童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評價,它既來自兒童的自我評價,也來自外界對兒童的認同,它影響著兒童的適應能力和心理發(fā)展。兒童的自尊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的,越小就越需要成人細心呵護容易受到傷害的心靈。正確對待孩子的成敗體驗,多給孩子留面子,不要讓他在眾人面前難堪,才能更好地發(fā)展他們的自尊自信。
兒子變得愛欺負人怎么辦?
南昌的小云問:我4歲的兒子最近變得愛欺負人,我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呢?
答:首先,一旦你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種過激的行為時,你應當立即進行干預并阻止他,不要解釋,也不要問原因,只給他的行為下個定義,比如“你傷害了樂樂” 或“你把佳佳的腿碰腫了”。隨后把你兒子帶離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
其次,在他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向他解釋他哪里做錯了,而是等到他平靜下來再做解釋。
第三,這時就應該和孩子談?wù)?,搞清楚他打人真正的原因(很多愛欺負人的孩子都曾被大人誤解過),問問他是不是有什么事困擾他,是不是他覺得自己被其他人排斥了?還是他的話不被傾聽?或是他感覺自己不被重視?無論是什么,肯定有某個原因讓他做出了反常的行為。
第四,和孩子談?wù)勔黄鹫页鼋鉀Q問題的積極方法,比如說“下一次你再輸了的話,除了動手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呢?”。再或者“下次如果他不聽你的話,除了大聲喊叫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如果事件發(fā)生的時候你不在現(xiàn)場,比如說是發(fā)生在幼兒園里,那就和幼兒園的老師談?wù)?,建議他們也采用以上的方式來處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都沒意識到這些,但是一旦你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表示贊同。我認為你應該這樣開始和老師談話:“我需要您的幫助,我一直嘗試教他不要用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我認為有一些成功的經(jīng)驗看看是否對您有用……”。然后告訴他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步驟,一定要提醒老師這可能會花費一些時間,可能老師一開始會提出不同意見,但一定注意這次談話盡量簡短,要在結(jié)束時向老師強調(diào),這是他的班級,是否采用你的建議完全取決于他自己的決定。
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夠立即改正他的行為,但是你一旦開始采用這種方法,或是在孩子老師的幫助下開始采用這種方式,過幾個月,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一定的成效。
最后,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你在某些情緒不好的情況下行為或語言上有失控的時候?是不是有太多的狡辯,大人是不是愛拿孩子和其他人作比較,如果是這樣的話,改正這些行為或習慣也會對你的孩子有所幫助。
糾正孩子罵人說臟話
黑龍江的李想問:我7歲的兒子,眉清目秀,長得十分討人喜歡。什么都好,就是嘴不干凈,總喜歡罵人、說臟話。如果說他什么都不懂,那還情有可原;可是,他什么都懂,是非觀念清楚。你若問他:“罵人、說臟話好不好?”他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不好!”可是他,仍然罵人、說臟話不絕。這是怎么回事?應該怎樣教育才好?”
答:世上沒有無因的果。孩子罵人說臟話都是學來的,周圍成人,包括同齡伙伴罵人說臟話,是他學習的對象;影視中的罵人說臟話,也是孩子們的學習對象,他們覺得好玩就學,所以大多屬于無意識的學習。
有人訪問了一大批家庭,調(diào)查家庭氣氛對孩子罵人說臟話的影響,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三種情況:家庭成員和睦相處,長幼有序的家庭,孩子大都很講禮貌,沒有罵人說臟話的行為;家庭成員思想活躍,充滿朝氣的家庭,孩子多活潑,也講禮貌,一般也無罵人說臟話行為;只有動不動就吵架鬧事,一片烏煙瘴氣的家庭,孩子或倔強或膽怯或不講禮貌罵人說臟話。
7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尚未分化出主體與客體。當你問他罵人說臟話好不好時,他答“不好”,因為在他的自我意識中,那罵人說臟話的是指別人,不包括他自己。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面呢,盡管孩子自我意識尚不完善,但是非觀念還是有的,對罵人說臟話的人(不包括自己)還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這就說明有教育的可能。
那么,父母對孩子說臟話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得以糾正孩子的這個缺點呢?
A、細心了解、分析孩子罵人說臟話的由來及其心理動態(tài),然后對癥下藥,采取不同措施。
B、不加理睬,使孩子因沒有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而自動減少罵人說臟話行為。家長千萬不可重復孩子的罵人說臟話,以免反面強化其不良行為。
C、一旦孩子學會了罵人說臟話,不要簡單地訓斥或恐嚇,更不能打罵,應對他們進行教育,講明道理。如果孩子對教育無動于衷,可進行適當?shù)膽土P,防止孩子形成不良習慣。
D、要知道孩子的良好品行總是和父母良好的家教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孩子開始說臟話時,如果成人能及時地予以教育和阻止,一般還是比較容易奏效的。而且,此時,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孩子為何為自己的退縮行為辯解?
西安的史西瀅問:我?guī)е?歲的女兒去公園里玩,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玩滑梯,我鼓勵她也去玩。女兒不太情愿地去了,卻只滑了一次就跑回到我身邊。我問她怎么不滑了,她低聲說玩滑梯沒意思。我說你不是總想滑滑梯嗎?女兒堅持說她覺得玩滑梯太簡單了。我知道女兒是害怕了,但不知該怎樣對待她的這種行為?
答: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你的做法很明智,因為你并沒有揭穿女兒的謊言。孩子在遇到困難或表現(xiàn)出膽小時,他們可能會采用自己的方式為自己辯解,做父母的即便知道也不要馬上指出。就像大人有的時候需要掩飾一樣,兒童也有這樣的需求。況且,一旦當你指明孩子膽子太小了,這種反復的強調(diào)如同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膽小退縮,她會更膽小。
這時,忽略不提是減少乃至削弱這些行為的有效方法。要鍛煉女兒的膽量,以后,你可以先訓練女兒從一半的高度或者是小而矮的滑梯上慢慢滑下來,直到她有了安全感,再逐漸讓她玩大滑梯。
專家觀點
★早期教育是21世紀兒童教育的大趨勢。聯(lián)合國文教組織亦發(fā)表報告稱,教育產(chǎn)業(yè)是21世紀的朝陽產(chǎn)業(yè)。世界各國對嬰幼兒早期教育日益重視,歐美、日本、港臺、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到上世紀80年代普遍成立了專門的機構(gòu)面向家庭提供服務(wù),至90年代建立了完善的理論和服務(wù)體系。早期教育在中國大陸也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家庭的重視和實踐。
國內(nèi)外的嬰幼兒發(fā)展研究機構(gòu)多年的研究表明,0~3歲是人的一生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時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頭4年中發(fā)展起來的,另外有30%是在8歲之前發(fā)展起來的。初生嬰兒的腦發(fā)育比15歲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習慣和智力是在3歲前打下基礎(chǔ)的。0~3歲的嬰幼兒時期是其成長的關(guān)鍵期。最初的身體素質(zhì)、智力發(fā)展、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與發(fā)展都是從這里開始的。即使孩子進入幼兒園接受啟蒙教育,甚至到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正規(guī)教育,家庭早期教育在兒童身心發(fā)展方面仍起著先導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直至影響到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