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接受能力很強,但幾乎每句話都不能流利地說出來,眼看著兒子已經(jīng)快到入托的年齡,為此我非常著急。
“媽媽,我要…要…要…要吃…吃……”每當孩子為了表達一個簡單的需求而憋得小臉通紅甚至眼淚汪汪時,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心疼、酸楚、不解、懊惱一齊涌上來!盡管我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耐心來幫助孩子,還帶著孩子到處求醫(yī)治療,可仍是收效甚微,難道口吃也有天生的嗎,怎么才能矯正呢?
后經(jīng)專家提醒,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育是和他的生長環(huán)境、心理等因素密切相關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自幼缺乏語言啟蒙以及父母的呵護,就有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語言心理障礙。
第二天早上,我把一直哭個不停的兒子送到教室之后,靜靜地藏在窗戶外面觀察。
我特意要求老師在課上注意一下我的孩子,必要時給他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守望在玻璃窗外,等待兒子的出色表現(xiàn)。
“請堯路小朋友給大家演唱《我是一顆小星星》,這是我們剛剛學會的一首兒歌,大家聽一聽堯路小朋友唱的好不好!”
兒子站起來的動作很緩慢,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我是一…一顆小星星,一眨…啊一眨亮啊晶晶……”。
兒子微弱的聲音被周圍小朋友強大的友好的笑聲淹沒了,我不知道此刻兒子那幼稚的心靈里面是否憎恨媽媽剛才那個愚蠢的要求……瞬間一串串熱淚,滾落在我的胸前。
口吃和小朋友們的嘲笑讓兒子加劇了對幼兒園的不適應,因為感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更加害怕群體生活。
我和在外地工作的愛人通電話商量怎么辦,愛人反說我心太急,最后他似乎是漫不經(jīng)心地說:“那是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反應快?!蔽倚睦锊⒉粷M意,但過后細細一想,這句話卻讓我豁然開朗,好象找到了一把金鑰匙。這是一個鼓勵和暗示孩子的契機,這樣首先能讓他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會因為口吃而自卑和逆反!
晚上,我把兒子接回來,沒有告訴他我去偷看過他上課的情景,很耐心地陪著他一起玩、一起看動畫片、一起翻畫冊。我一直在觀察兒子的發(fā)音,每當兒子不愿意堅持把一句話一口氣說完的時候,我總撫摸著他的頭,眨眨眼,始終用期待、鼓勵的眼神熱切地望著他,當兒子結結巴巴地停下時,我故作驚訝調(diào)皮地告訴他:“我發(fā)現(xiàn)了!兒子,你的反應太快了,試著慢一點!”
盡管兒子的進步只有那么一點點,當天晚上,我還是興奮地整夜沒有睡著。
第二天,我上班的時候精力不集中,寫東西總是掉字,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兒子的口吃,為此我專門精心設計了一個游戲。
這天晚上,我把孩子領到書房里,把白天準備好的“道具”——一篇幼兒詩的手抄本讓他看,第一頁是按兒子結結巴巴的語序,也就是很多字重疊著抄寫的;第二頁是有掉字的;第三頁把掉字換到兒子可能會結巴的字上;第四頁才是順口的原文,當孩子很配合地與我做完這個游戲時,我告訴他:“兒子,你每次說話時腦子反應太快,養(yǎng)成了不好習慣,所以說話會口吃,不流利,其實我們的堯路比別的孩子都聰明……?!?/p>
聽了我的話,兒子好象從剛才的游戲中感覺到了什么,一下子活躍起來,兩只小手歡快地在空中搖晃著,天真而爛漫的樣子讓我感覺到一個母親那久違的自豪和欣慰。
以后,每天晚上我總是和兒子一起玩我專為他設計的那些語言游戲,并且把我的想法告訴了更多的家長和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班里的老師還和我一起想了很多別的辦法,在課堂上和小朋友們一起幫助和鼓勵兒子慢慢地克服口吃。
每當兒子灰心喪氣的時候,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會鼓勵他“反應怎么這么快啊,慢一些……好,真聰明!瞧,就要這樣,對,慢一些?!?/p>
兒子非常爭氣,半年下來,說話一點也不結巴了,而且變得非常愛說話。等一年以后,堯路的話說得非常流利,而且感情豐富,還在“六一”兒童節(jié)的文藝表演中朗誦了一首詩,他那稚聲稚氣、繪聲繪色的表演贏得了所有家長和小朋友的掌聲!我在為他喝彩的同時,心里默默地說:“兒子,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