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越南發(fā)現(xiàn)的數十名禽流感病人中,有十余名為兒童。泰國最早死亡的兩名禽流感病人均為6歲兒童。早在1997年,在香港被禽流感奪去生命的第一人也是一名3歲兒童。
禽流感為什么容易侵襲兒童?據專家介紹,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原因:
●喜歡接觸動物.追根溯源,受感染的病人幾乎都有接觸病禽的歷史。孩子不僅喜歡喂養(yǎng)和觸摸禽畜,他們還因身高的關系頭與地面較近。越是接近地面的孩童,就越容易被禽畜糞便污染,染病的機會也越多。
●免疫功能尚不健全.這是禽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進攻人類的一個突破口。
●濫用藥物.當前兒童用藥比較混亂,容易給各種病原微生物造成可乘之機。有研究顯示,禽流感患者體內的病毒目前已經對兩種常用的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嚴禁接觸病禽在有疫情的地區(qū),要對疫點周圍一定范圍內的禽類作徹底殺埋處理,并認真清理現(xiàn)場;參與處理工作的成人在工作完畢后要脫掉工作服,認真洗手,防止污染兒童。
不在禽流感流行期逛鳥市,由于禽流感容易在禽類動物中流行,因此,家長及孩子在禽流感流行期不宜逛鳥市。
養(yǎng)成衛(wèi)生習慣這是預防禽流感和SARS等各種傳染病的關鍵手段。家長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吃清潔安全的食物,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餐具要常消毒,還要保持地面清潔、居室通風和常晾曬衣被等。
增強免疫力,疫苗是防止禽流感的重要工具,嚴格計劃免疫,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目前抵抗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正在加緊研制。此外,還應注意教育孩子均衡飲食,多做戶外運動。
不觸摸或摟抱動物,SARS的流行與果子貍、美國的猴天花與土撥鼠、西尼羅熱與死鳥、狂犬病與狗貓等寵物,以及最近各國連續(xù)不斷的禽流感襲擊人類的諸多事實都在警告我們,應當重新審視人類與動物的關系。家長應教育孩子與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觸摸或摟抱動物。
何時是禽流感的高發(fā)季節(jié)?
從世界范圍來看,禽流感多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一般在1、2月份是發(fā)病高峰,夏天就很少發(fā)生了。
人感染禽流感后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急性起病,早期表現(xiàn)類似普通流感,主要為發(fā)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
(2)體溫大多持續(xù)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2~3天。
(3)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
(4)半數患者有肺部實變體征。血白細胞計數(2.0~18.3)×109/L,淋巴細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顯示細胞增生活躍,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現(xiàn)象。部分患者 轉氨酶升高,咽部細菌培養(yǎng)為陰性。
(5)半數患者胸部X線攝像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伴胸腔積液。
哪些人可用藥物預防禽流感?
(1)抵抗力低的人可用免疫調節(jié)藥物來增強抵抗力,預防禽流感。
(2)不能預防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推薦用以下藥物來預防禽流感:
金剛烷胺,100mg,每天1次;
2%~5%病毒唑,滴鼻,每天3~4次;
α干擾素片,含服,每天2次。
療程10~14天。
禽流感流行季節(jié)能吃雞、鴨等家禽嗎?
目前,我國各地檢疫部門已采取緊急防范措施,所以,正規(guī)市場上經過檢疫的家禽可放心食用,關鍵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fā)區(qū)的病禽,則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我國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因吃禽肉、雞蛋受到感染的病例,人們大可不必“談禽色變”。
吃雞蛋時應該注意什么?
雞蛋殼有可能被病雞的雞糞污染,而雞糞里可能會有病毒存在,所以雞蛋外殼應該用流水清洗,同時要注意洗手。另外,食用雞蛋時應烹調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
禽流感流行季節(jié)吃野生禽鳥是否安全?
一些野生的禽類可以感染并傳播禽流感,所以在禽流感流行的季節(jié)不要進食野生的禽類,也不要在野外獵取野生的禽類,減少和野生禽類的接觸,就可以減少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機會。
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制品會被傳染上禽流感嗎?
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制品,是肯定不會被傳染禽流感的。因為羽絨制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學環(huán)節(jié)處理,禽流感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何預防禽流感?
(1)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自己的眼、鼻、口。
(2)發(fā)現(xiàn)有類似流感癥狀要及時就診。
(3)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熱及紫外線均敏感,56℃加熱30分鐘,60℃加熱10分鐘,70℃加熱2分鐘,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藥均可使該病毒滅活。
Tips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xiàn)輕度呼吸道癥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xiàn)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雞群常常“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