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語”一詞的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時期?!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樗里疾,秦之將也,恐犀首之代之將也,鑿穴于王之所常隱語者。”另,《韓非子·喻老》:“右司馬御座而王與隱語?!边@里都用作動詞,后來成為名詞,就是隱蔽性話語,是一種特殊的方言,是在自然語言基礎(chǔ)上人為創(chuàng)造的特定性語言符號。隱語具有維護其使用者面子、經(jīng)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作用,是使用者們在正規(guī)用語之外要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補充性的交際工具。明清小說中有很多隱語,經(jīng)常會造成閱讀障礙,懂得一些隱語知識有助于疏通文意,加深理解。下面按隱語的構(gòu)造方式分類列舉。
一、析字法。也稱增損法、離合法,即根據(jù)交際的需要,對字的筆劃、部首、偏旁進行增加、減損、拆離、合并的變化,重新組織,從而得出所需隱語。例如:
1.王媽媽支錢,一百文不在于你,好淡嘴女又十撇兒?。ā督鹌棵贰返谒氖兀?/p>
“女又十撇兒”是“奴才”兩字的拆字格,“女又”是“奴”字,“十撇”是“才”字。
2.本婦便害些木邊之目,田下之心,要好,只除相見。(《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
“木邊之目”是“相”字,“田下之心”是“思”字,這是隱著“相思”二字。
3.咱不如還在五娘那里,色絲子女。(《金瓶梅》第二十三回)
這是“絕好”兩字的拆字格,“色絲”合起來是“絕”字,“子女” 合起來是“好”字。
4.胡子老官,這事在你做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
“言身寸”三字合起來是個“謝”字,這是“酬謝”的隱語。
5.管字下邊無分,閉字加點如何?權(quán)將好字自停那,奸字中間著我。(《古今小說》第十二回)
“管字下邊”是“官”的隱語。
二、歇后法。借用文獻或諺語或典故,取其上字或上句,而隱藏真正要表達的下字或句之意。例如:
1.莫不是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金瓶梅》第五十三回)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叫做“二十四氣”,所以把“二十四”作為“氣”的歇后語。
2.昨日要是第二個人,看見你家這大門戶,饒使你家這一大些銀子,還耽擱了“忠則盡”哩。(《醒世姻緣傳》第二回)
“忠則盡命”是《千字文》中的一句。所以“忠則盡”是“命”的歇后語。
3.你家第五的秋胡戲,你娶他來家,多少時了?是女招的,是后婚兒來的?
元曲有《秋胡戲妻》雜劇,所以“秋胡戲”是“妻”的歇后語。
4.二來連日沉酣糟粕,趁著酒興,未免走了酒字下這道兒。(《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回)
俗以酒、色、財、氣并舉,“酒字下這道兒”,暗指“色”字?!暗纼骸奔础皷|西”。
三、諧聲法。即根據(jù)謎面的字詞,利用字詞的聲音相同或相近制作而成,往往和歇后、析字、借代等方法結(jié)合使用,內(nèi)容豐富。例如:
1.你兄弟也還有本事,手下還有些兵卒,就怕了他不成?真不在俺戊己庚上哩。(《捉鬼傳》第二回)
“戊己庚”是“辛”的歇后語,“辛”是“心”的諧聲。
2.今日是你的驢馬畜,把客人丟在這里,你躲房里去了。(《金瓶梅》第十四回)
“驢馬畜”是“牲”字的歇后語,“牲”是“生”的諧聲,暗指“生日”。
3.你平日只認得西門大官人,今日求些周濟,也做了瓶落水。(《金瓶梅》第五十六回)
瓶子落水,水往瓶里灌,把瓶里的空氣擠出來,發(fā)出“不!不!不!”的聲音,所以“瓶落水”就是“不!不!不!”的隱語。
4.諸位太爺不走,等甚么?還想大人再出來送你們嗎?倒合一句俗話,“鼻子上掛鲞魚”,叫做“休想”。(《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四回)
“鲞”是“想”的諧聲,掛在鼻子上是“嗅”的意思,“嗅”又是“休”的諧聲,所以這句話隱著“休想”二字。
四、借代法。用事物的特征或近義詞代替要說的事物,或利用詞的多義性故意曲解,用其中一個義項代替另一個義項,或根據(jù)事物的另一個特征重新命名代替已有的名稱。例如:
1.取回下處,打開看時,都是白物,約有二百金之數(shù)。(《警世通言》第五回)
“白物”是“銀子”的隱語。
2.牛先生是個異鄉(xiāng)人,今日回首在這里,一些甚么也沒有。(《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回首”是“死亡”的隱語。
3.那兩腳貨今夜要出脫與江西客人去了。我生怕他哭哭啼啼,先躲出去。(《警世通言》第五回)
從前買賣人口的歹徒把人當成貨物,所以“兩腳貨”是“人”的隱語。
4.我們衙門里拿到了強盜、賊,穿著檀木靴還不肯招哩。(《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穿檀木靴”是“上夾棍”(舊時一種刑罰)的隱語。
5.自己做鴇兒管家,又開賭場,嫖客到來,便就除紅捉綠。(《石點頭》第十回)
“除紅捉綠”是“賭錢”的隱語,“紅”、“綠”是指色子上的顏色。
6.他只是還他一個不答應(yīng)??趦豪镯毴徊淮饝?yīng),他心兒里卻自有個歸除。(《西洋記》第五回)
珠算中有“歸除法”,所以把“歸除”作“算計”解釋。
7.如今弄得沒個妻室,鐵將軍把門。(《醉醒石》第十回)
鎖很多是鐵制的,所以稱為“鐵將軍”。“鐵將軍把門”就是“門上加鎖”的隱語。
明清小說中隱語隨處可見,了解一些隱語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以上四種方法可以對大部分隱語進行解讀,有利于正確理解文意。
參考文獻:
[1]曲彥斌.中國秘語行話詞典[Z].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2]曲彥斌.中國隱語行話大辭典[Z].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3]周日安、廉潔.隱語與諧音[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1999,(2).
[4]葉駿.簡論隱語[J].上海師范學院學報,1982,(2).
[5]曹聰孫.漢語隱語說略[J].中國語文,1992,(1).
(張巧云,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