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狄人伐衛(wèi),衛(wèi)師?。粡蛻?zhàn),益敗,衛(wèi)懿公戰(zhàn)死。幸宋桓公率師相助,迎衛(wèi)殘兵遺民五千人渡河,使居于漕邑,并立衛(wèi)公子申(許穆夫人之兄)為君,是為戴公,衛(wèi)始得暫時立腳,未徹底覆亡。當此之時,衛(wèi)女許穆夫人聞悉宗國蒙此大劫,為許國小力微,又去衛(wèi)甚遠不能為援而傷心不已,出于對父母之邦深沉的眷顧與摯愛,夫人以唁問衛(wèi)侯失國的名義趕到漕邑。歸衛(wèi)之后,夫人發(fā)現(xiàn)與衛(wèi)素有姻親關系的齊國,對衛(wèi)國的不幸反應冷淡;除宋之外,其他諸國任衛(wèi)國大夫跋涉奔波,四處求告也無一肯出手為援。然衛(wèi)國欲求徹底擺脫狄人的威脅,獲得新生,無有大國相助是沒有希望的。就在這種情況下,許穆夫人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抉擇,冒著世人非議指責的風險,親赴大邦,求助于齊侯,終于改變了齊侯的態(tài)度,贏得了齊國的援助,使衛(wèi)國得以復興?!遁d馳》乃許穆夫人出使齊國,控于齊侯時所賦。(夫人歸衛(wèi)赴齊之史實詳見拙著《〈詩經(jīng)·載馳〉辯證》載《蘇東學刊》2002年第二期90-92頁)其后,此詩廣為流布,且常常被用于外交場合作為求助于大國的外交辭令。如《左傳》文公十三年之子家、襄公十九年之穆叔都曾為“控于大邦”而賦《載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wèi)侯。
載,語助詞。馳、驅:孔疏:“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毖洌骸洞呵铩ふ压迥辍份d:“齊侯唁公于野井?!薄豆攘簜鳌吩疲骸暗跏谎洌涔坏萌胗隰斠??!笨资璨⒃疲骸按藫?jù)失國言之,……吊死曰吊,則吊生曰唁。”衛(wèi)侯:指戴公。歸唁衛(wèi)侯失國,衛(wèi)夫人在當時“婦人非三年之喪不逾封而吊”的情況下,欲求回衛(wèi)而依托的名義。
此言夫人讓御者奮力揚鞭策馬,驅之馳之,欲求盡快趕到戴公身邊,表達自己對宗國不幸的關切與慰問。
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悠悠:久遠。不僅指路途之遙,也指歷時之久。言:句首助詞。漕:地名,衛(wèi)敗之后的臨時都邑。《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立戴公以廬于曹?!辈埽翠?。
此言夫人不辭勞苦,長途驅馳,終于抵達衛(wèi)國臨時都城曹邑。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大夫,指衛(wèi)國大夫。跋涉,猶言登山趟水。則:通“惻”。
此言夫人到達漕邑之后,目睹衛(wèi)大夫為求國家生存而四處奔波的情形,心里十分難受,并同時為衛(wèi)國的前途與命運而深深地憂慮。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嘉:贊同、嘉許。旋,副詞,立刻,馬上。反,通“返”,指返回許國。既不我嘉,猶言既歸而不我嘉。
此言夫人回到漕邑以后衛(wèi)國君臣的反應及夫人之態(tài)度。衛(wèi)人初經(jīng)喪亂,遭蒙大劫,在政治、軍事、外交諸方面均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們可能拘執(zhí)于“婦人非年之喪不逾封而吊”(《禮記·雜禮》)的成規(guī),以為夫人歸衛(wèi)屬非禮,擔心會因此而授他人以口實,給衛(wèi)國帶來新的不利。因而對夫人的歸唁行為并不贊許,這同時也是向世人表明立場與態(tài)度。盡管如此,夫人卻堅決表示:盡管國人對自己的到來不表示歡迎,但為了宗國的前途與安危自己決不會馬上就返回許國去的。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視,通“示”。爾,指衛(wèi)國君臣。臧,通“藏”,隱瞞?!安贿h”及下文的“不 閟”中的“不”均通“丕”,為句中語助詞,無實義。
此緊承“不能旋反”之后進一步向衛(wèi)國君臣表態(tài)。言夫人明確地告訴衛(wèi)國君臣,自己此次的行動是經(jīng)過了長久考慮的。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濟:指渡河返許。許處黃河以北,而漕則在黃河以南。閟:通“密”,周到,嚴密。
此與上文重章反復,言夫人考慮問題不僅長遠而且周到,于中顯示出夫人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卓識與雷厲風行的風范。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陟:攀登。阿丘,高山。言:句首助詞。 蝱:貝母一類的植物,可入藥。朱熹《詩集傳》言:“主療郁結之疾。”
此言夫人將欲攀附足可憑依的大山,尋求可以解除宗國之患與自己心頭之憂的藥方。這是夫人欲“控于大邦”的隱喻。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女子:夫人自稱。善懷:善思能慮。行:《毛傳》“行,道也?!币喔饔行?,言各人自有其解決問題的途徑。
此寫夫人言自己作為女子自有與他人不同的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初齊侯曾求娶夫人于衛(wèi),而夫人也曾自請歸嫁于齊,終為懿公所阻。本事詳見劉向《列女傳》。齊、衛(wèi)交惡或即由此而起。夫人審察宗國連連失利、幾近顛覆而與衛(wèi)素有姻親關系之強齊任我“大夫跋涉”卻反應甚為冷漠之原委?;蛩技坝诖?,深感事關于己,自己若不出面,他人終難化解齊侯心頭宿怨,故詩中始有此言。
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許人:指許國君臣。尤:本指過失,此處作動詞,責怪。眾:很多人,也指許人而言。之:指夫人親赴強齊之事。服虔注《左傳》云:“言我遂往,無我有尤也?!笔欠蛉司雇R矣。稚:本指年幼,此言愚昧無知。
此言夫人赴齊往訴之事傳及許國,許國君臣對夫人之舉紛紛予以極其強烈的批評與指責。夫人歸唁衛(wèi)侯失國實屬情有可原,許國君臣尚能委曲從權不著微辭;而越國外交,則殊屬離經(jīng)叛道之舉?!洞呵锓甭丁び裼⑵吩疲骸皨D人無出境之事,經(jīng)禮也?!痹S人焉能無動于衷,不有強烈反應呢?“稚”與“狂”一方面表明許人反應之強烈,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夫人對這種反應的輕蔑。夫人愛國之情遠勝過自愛之心昭然若揭。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芃芃:茂盛貌。
此言夫人于赴齊途中所見景象。這一景色描寫隱曲地傳達出夫人對宗國的復興滿懷希望,也透露出夫人不悔此行的心情。
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控:赴告,陳訴。大邦:大國,此指齊國。因:親。極:至、往。
此言誰最強大跟我最親近,我就到他那里去,訴說宗國的不幸與自己的苦悶憂思。這是夫人面陳齊侯的話,此一方面盛贊齊國的強大,另一方面表明夫人對齊侯的親近之懷,從而于感情上打動齊侯,縮小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以達到化解舊惡、爭取齊侯援衛(wèi)的目的。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大夫君子:指衛(wèi)之君臣,或也包括許君在內(nèi)。夫人歸唁,衛(wèi)人尚不敢嘉許,對夫人赴齊救援自然也不敢認可,必有非議。無:猶“毋”。無我有尤:不要以為我的行為有錯,此夫人懇請衛(wèi)國君臣及許君不要對自己橫加責備。爾:你們,指衛(wèi)君臣。之:行,往。
前兩句為夫人面對社會上的紛紛指責所發(fā)出的請求理解的呼吁。可見夫人當時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何等之大,當初作出親赴大國往訴齊侯的這一抉擇又需要何等的勇氣與決心。后兩句是夫人申述自己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表明實為事出無奈。
此詩雖是記寫了夫人自“歸唁衛(wèi)侯”至“控于大邦”的過程,但它應為夫人參見齊侯之時所賦,詩中所展示的都應是夫人“控”于齊侯的內(nèi)容。夫人備言自己路途的艱辛與自己如何不為世人所理解蒙遭誹議、橫受指責等,都從側面表明了欲求親見齊侯的不容易與自己求見齊侯意愿之懇切,申述了齊侯是自己心目中最可親近和最堪憑依的人物,如此終于打動了齊侯,改變了齊侯對衛(wèi)國的態(tài)度?!蹲髠鳌らh公二年》載“許穆夫人賦《載馳》。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事后齊侯又“歸(饋)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再其后齊桓公又“城楚丘以居(衛(wèi))。”衛(wèi)終得以死里復生,祭祀不絕,這些皆許穆夫人之功也?!督故弦琢帧ね妥儍丁芬嘤性娰澐蛉嗽疲骸暗缆菲С?,南至東遼。衛(wèi)子善辭,使國無憂?!?/p>
此詩蒙塵既久,后之讀者多不能得其真義,今特為疏解,以求正于方家。
(陳柏華,江蘇省如皋中學)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