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全名《孝義真跡珍珠塔全傳》,原為清代長篇彈詞作品,經(jīng)過多個劇種演繹,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戲曲劇目。說來也巧,近期申城舞臺也先后上演了評彈、越劇和滑稽戲版的《珍珠塔》,以三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演繹了這一古老傳奇。
評彈高博文的“前世因緣”
據(jù)考證,《珍珠塔》作為說唱文學,至遲在清中葉就已產(chǎn)生,是蘇州彈詞史上影響深遠的書目之一。最早的演出者為清咸豐年間藝人馬春帆,后經(jīng)周殊士、馬如飛等彈詞藝人增益補充,流傳頗廣。馬如飛乃文人出身,經(jīng)其加工整理的文詞雅訓流暢,唱腔行云流水,故有“唱煞‘珍珠塔’”之說。《珍珠塔》是彈詞中匯集流派最多、涌現(xiàn)名家最多的書目,解放前后,唱《珍》本的評彈藝人更多達九十檔,出現(xiàn)了所謂“珠塔連珠塔,各家各唱”的奇景。
高博文進入上海評彈團不久,便拜彈詞名家饒一塵為師學習《珍珠塔》,后又問業(yè)于陳希安、趙開生等彈詞名家。學唱之余,他還專心向薛惠君學習“薛琵”,成為《珍珠塔》“魏”派和“沈”、“薛”派的公認傳人,并將幾大流派的長處兼收并蓄,將彈唱發(fā)揮得酣暢淋漓。高博文曾分別與周紅、趙開生合作演出長篇《珍珠塔》,他的說、噱、彈、唱功夫不僅得到了各界的肯定,也讓評彈迷們過足了戲癮。
彈詞《珍珠塔》情節(jié)曲折,回目極多,長篇短則要演半個月,長則可以演上三個月。因此與其他戲曲相比,評彈保留了《珍珠塔》最完整的戲劇結構,除了陳家、方家之外,還留有畢家這條輔線。與陳家姑母嫌貧譏窮不同,畢府與方卿無血緣關系,卻有情重義。在方卿返家遭強人邱六橋搶奪、凍臥雪地之時,救其于危難之中,不但攜其回畢府攻讀詩書,后還將畢母之女繡金相許于他。
高博文說:“由于不受制于舞臺的時空限制,不必濃縮情節(jié),彈詞《珍珠塔》保留了雙線并進的戲劇結構,其情節(jié)安排張弛有度,人物勾畫精妙細膩,戲劇效果和鞭笞勢利的主題更加突顯,可算是這個劇目的‘活化石’了?!钡钭尭卟┪淖硇牡模€是其唱詞的儒雅深秀和響遏行云般的流轉唱腔,使古老的彈詞至今仍透出馥郁的江南文人色彩。
越劇徐標新的“今生情緣”
2003年,上海越劇院推出了新編越劇《珍珠塔》,由青年演員徐標新?lián)V方卿一角。這是徐標新拜陸錦花為師后接下的第一部陸派大戲。為了繼承陸派自如輕盈、字字誦聽的傳統(tǒng),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在導演孫虹江的鼓勵下,徐標新作了不少新的嘗試。
作為一名男小生,徐標新認為應發(fā)揮男演員的體力優(yōu)勢,體現(xiàn)陽剛之氣。他結合自身條件,加重了武戲的成份,在“跌雪”一場戲里,他在唱的同時還要完成幾個較高難度的動作,如“吊毛”、“搶背”等。在唱腔上,他也根據(jù)自己音質清亮、起伏大的特點,用調(diào)性的變化來反映方卿內(nèi)心的起伏變化。此外,他還博采眾長,借鑒地方劇種之優(yōu)勢,如在“道情”的唱腔設計中吸納了揚劇小調(diào),并增加了方卿與陳翠娥的男女對唱等。面對這些創(chuàng)新,徐標新也曾猶豫過,但是陸錦花告訴他:“唱戲首先是情,在繼承的同時完全可以有所發(fā)展”,這席話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新編越劇《珍珠塔》在劇情上也作了些改變,它淡化了“冤冤相報”的主題,加入了具有現(xiàn)代人文色彩的“寬容”理念,加重了對“情”的刻畫。方卿落魄時受辱,中了狀元后“羞姑”的情節(jié)被改為方卿、陳翠娥、姑父三人的“勸姑”,以此寓意人情、人性中豁達寬容的一面,正如“道情”所唱:“白衣無羞愧,藍衫不要緊;貧富何必論,最重人間情”。 在對方卿與陳翠娥關系的處理上,也發(fā)揮了越劇柔美之長,增設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戲,著力刻畫他們矢志不渝的愛情。
滑稽錢程的“變奏之音”
滑稽戲《方卿見姑娘》初排之時,還是一部以方言話劇為主的戲,但在不斷磨合的過程中,為豐富喜劇元素,在表演上增加了唱的份量,現(xiàn)已成為一部富有濃郁的“九腔十八調(diào)”藝術特色的滑稽劇目。
其中,方卿扮演者錢程的唱段尤其重,共有十三段,除保留的錫劇唱段外,還加入了滬劇、京劇、甬劇、越劇、淮劇等唱段?!皠傞_始時,一下子加入這么多戲種的唱段,對我來說份量很大,因為涉及的劇種特別多,而且很多需要我們自己去設計唱腔、寫唱詞。《珍珠塔》是個老劇本,不少老觀眾都耳熟能詳,現(xiàn)在的演出版本能較好地滿足他們的聽唱要求。對我來說,要努力把這些唱段唱好、唱地道、唱出它本身的韻味來?!毖莩鰰r,觀眾席間不時爆出這樣的感嘆:“這段是淮劇”,“這段是錫劇”,“唱得像的”!這讓錢程著實感到欣慰。
其實,《珍珠塔》本身并不是一出以逗笑見長的戲,劇團復排時加入了不少當下時髦語,使古代與現(xiàn)代形成巨大反差,營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
《方卿見姑娘》不但發(fā)揮了老上?;奶厣輪T陣容也堪稱“經(jīng)典”,不但有錢程、顧竹君等擔當主角,更有一批老一輩藝術家助陣。當王雙慶、李青扮演的強盜,吳雙藝扮演的老家人上臺亮相時,臺下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錢程說,他在和老演員排戲的過程中,深深為他們的敬業(yè)精神所感染。
吳雙藝的臺詞較多,他便利用業(yè)余時間加緊“做功課”,為每一次復排作準備。為年輕演員配戲,吳雙藝感到由衷高興:“能為他們跑跑龍?zhí)?,我很開心,和他們交流對我也是一種‘與時俱進’。作為老一輩演員,我一直相信一句話,要承認自己身上有本能的守舊的東西。但我們的滑稽戲不能守舊,要有新東西出來,這就一定要支持年輕演員向前探索,給他們更大的舞臺發(fā)揮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