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2005年4月,由中國衛(wèi)生部疾控司委托中國抗癌協(xié)會主辦了“百萬婦女乳腺普查工程”,之所以推出這項工程,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乳腺癌已經離中國女性越來越近了。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大約有100萬新發(fā)病例(發(fā)達國家約580,000,發(fā)展中國家約475,000)。荷蘭和美國是世界上乳腺癌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發(fā)病率分別為91.6/10萬和91.4/10萬。雖然公認乳腺癌高發(fā)于西方發(fā)達國家,但是近年來,發(fā)展中國家的乳腺癌發(fā)病率呈迅速上升趨勢,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以每年3%~5%的速率上升,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發(fā)病率最高達42/10萬。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乳腺癌列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因此,了解乳腺,認識乳腺,合理早診早治,加強自我保健和普及教育,對拯救乳房有是非常實際的。
乳腺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導致乳腺癌的因素非常復雜。
內分泌狀況:凡是月經初潮早,絕經年齡晚,高齡不孕,初產年齡晚均與乳腺癌的發(fā)生相關。
遺傳因素:直系親屬中患有乳腺癌時,其發(fā)病危險性增至2~3倍。
乳腺輻射暴露:長期放射線暴露將增加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危險。
乳腺疾病:乳腺良性疾病與乳腺癌的關系還存在一些爭議,但多數(shù)認為乳腺小葉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可能與乳腺癌發(fā)生相關;如果一側乳腺發(fā)生了乳腺癌,則對側發(fā)生原發(fā)性乳腺癌的危險度增加3~4倍。
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約占家族性乳腺癌的15%~20%。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如果攜帶BRCA1基因突變,隨年齡增加乳腺癌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良飲食習慣、精神緊張、吸煙酗酒及減少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也與乳腺癌的發(fā)生有某種關系。
女性應像熟悉皺紋一樣熟悉乳腺
通常,女人對自己的體態(tài),對自己臉上的皺紋都是非常在乎和了解的,對于乳腺卻知之甚少。因此,女人也應像對待身材和皺紋一樣了解和關注乳腺。目前對于乳腺腫瘤的了解有兩個誤區(qū)。
1.乳腺的生理性增生。女性在做乳房體檢時經常會聽到大夫們說有些增生,不必驚慌,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女性在青春期后,乳房會逐漸長大,懷孕后又會增長,月經前后是增生和復舊,這都是周期性的生理性增生,屬于正?,F(xiàn)象。這種情況在40歲以前是很常見的,如果沒有特殊的腫塊,不必有顧慮,但是,如果有以上所說的屬高危人群,還是應提高警惕。
2.良性腫瘤的治療問題。20~30歲左右的女性有乳腺纖維腺瘤的,也不必太緊張,纖維腺瘤是良性病變,惡性病變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密切觀察隨訪,必要時可采取手術。
治療方式越來越人性化
乳房完整對一個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社會型的女人,乳房的完整,能夠使她的內心沒有自卑感,讓病人在心理上能夠保持平衡。隨著乳腺癌的治療手段從單一的手術治療向綜合治療觀念的轉變,以及人們對美的不斷追求和向往,人們針對乳房疾病進行治療的同時,更加注意到形體美和心理平衡方面的需求,乳腺癌的手術方式逐漸趨向保守,生理微創(chuàng)和心理微創(chuàng)同樣受到重視,創(chuàng)傷更小、美容效果更好的各種外科新技術層出不窮。
乳腺腫塊的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乳腺良性腫瘤手術時,只需在局麻下于身體隱蔽部位(通常在腋窩)將直徑4毫米的旋切刀在B超引導下穿刺到腫瘤部位,僅5~8分鐘即可完成腫瘤的切除,其切除組織通過負壓系統(tǒng)吸出體外,同時做術中病理檢查。手術全部過程無痛苦,在B超監(jiān)測下,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手術精確性及徹底性。該手術無疤痕,一般僅留一紅痣般的穿刺點。
乳腺癌的保乳手術:對早期腫瘤較小的乳腺癌患者,可選擇保乳手術,比以前乳腺癌患者一律采取根治術,有很大改進。手術方式有局部腫瘤廣泛切除和1/4乳房切除及腋窩淋巴結清掃,手術后再進行放化療。美國國立癌癥協(xié)會在1995年的10年中期報道顯示,局部廣泛切除的10年生存率為75%,乳腺切除組為77%,沒有明顯的差別。需要指出的是,保乳手術應根據患者具體臨床情況和治療條件嚴格選擇。
腋窩淋巴結清掃: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被公認為評定腋窩受累情況的“金標準”,與此同時,腋窩淋巴結清掃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目前,前哨淋巴結活檢正在廣泛的應用,大規(guī)模的臨床實驗正在驗證當中,如能證實它與腋窩清掃具有相同的臨床價值,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應是一大福音。
術后乳房重建:乳房切除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乳房重建的目的是為了矯正乳腺癌術后的乳房及胸壁畸形,達到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治療目的。
外科治療是乳腺癌綜合治療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各種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整形外科技術的完善,將會使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有更多的選擇,更加個性化也更加人性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乳腺癌患者能夠輕松地接受治療,“完美”地回歸社會。
“身”“心”同行,防治乳腺癌
乳房作為女性特征之一,自然有更多的心理學、社會學方面的問題。這就意味著,乳腺癌給患者帶來的精神壓力遠遠重于其他癌癥患者。乳癌的預防、治療措施的改進,的確是拯救乳房的上策。但對因乳癌切除乳房的病人來說,再好的預防措施也為時已晚。統(tǒng)計表明,大約30%~40%的乳腺癌病人存在著明顯的心理壓抑和精神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緊張、恐懼和一定程度的性功能紊亂。更有一些患者病后人格發(fā)生改變,變得自卑、多疑、過度敏感,膽怯或者自艾自憐,陷入莫名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影響了與家庭及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甚至引發(fā)了家庭悲劇。對這部分患者而言,軀體疾病的治愈并不能使她們真正達到身心和諧、完滿的健康狀態(tài),所以,心理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是個人的注意。“我要告訴您,我是一個乳腺癌患者??蛇@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我還是我?!边@是乳房切除患者消除心理障礙,每天要告訴自己的話。要勇于面對接受已經形成的殘酷現(xiàn)實,承認軀體的不完美性,慢慢適應,逐步淡化乳房切除的意識。只有認可缺失,不再羞于在丈夫面前展示自我,當你不在意時對方往往也會不在意,才能消除自卑。
其次是愛人的鼓勵。夫妻雙方應該意識到乳房的缺損不應成為性生活的主要障礙,性生活是一種多因素的組合體,視覺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觸覺、心理感情的影響遠遠大于視覺的影響。在夫妻生活中,丈夫應主動關心,主動撫慰。我曾為一名乳腺癌患者做過一個手術,現(xiàn)在有八九年了,我問她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她說:“我剛得這個病的時候非常害怕,我有孩子怎么辦?老公怎么辦?老公會和我離婚嗎?顧慮很多,但當做完手術后,經過我與丈夫的共同努力,現(xiàn)在我們的家庭關系更密切了,這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經歷半年左右的時間。這以后,生活反而更幸福了,因為我們彼此懂得了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