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的梁女士近5年出現了雙下肢水腫,曾先后在多家醫(yī)院就診,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全部都檢查了一遍,卻未發(fā)現病因。家人發(fā)現,以前十分開朗健談的她,變得有些少言懶語,但除了長胖了點以外,也沒有什么其他異常。梁女士自己也以為是工作勞累、精神壓力大、人到中年開始發(fā)福等原因導致。經多方求診,最后到我科做了甲狀腺功能檢查,才發(fā)現原來是患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低)。
知道“甲亢”的人不少,但 很少有人知道甲狀腺功能也會“低下”。
甲低癥狀易被忽視
患甲亢時,患者會出現怕熱、多汗、食欲增加、消瘦等高代謝癥狀。與之相對的,甲低時,則會出現怕冷、虛弱、嗜睡、食欲下降、體重增加、便秘、動作變慢、思維遲鈍、手腳或眼瞼水腫、心動過緩等癥狀。嚴重的甲低可導致昏迷和呼吸障礙。在甲低患者中,上述表現可以多個并存,也可單一存在,如上文中的梁女士,她較明顯的表現僅為下肢水腫。由于甲低患者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且癥狀在不知不覺間出現,所以早期輕癥及不典型者容易被忽略。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甲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絕大多數系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放射性碘治療或甲狀腺手術治療導致。甲低易漏診或誤診,多半是因為沒有想到這個疾病,一旦想到,確診或排除并不困難,做甲狀腺功能檢查就能一目了然。對于絕大多數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如前述三種常見原因所致甲低,均表現為甲狀腺素(T4)降低、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當然也有TSH水平降低或正常的甲低,但臨床上很少見到。
甲低的發(fā)病,女性多于男性,且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上升。如果是中年女性,自覺有“怕冷”、“打不起精神”、“易疲勞”、“變懶了,總想睡覺”、“消化不良、易腹脹便秘”、“吃得少卻長胖了”、“變笨了,反應力和記憶力下降”等癥狀,應警惕甲低的可能,到醫(yī)院查查甲狀腺功能,如果確診,應盡早進行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鏈接
小兒甲低——呆小病
甲低也可發(fā)生于胎兒、新生兒或青少年。甲低始于胎兒期或新生兒者,稱為呆小病(又稱克汀?。?,常伴隨精神發(fā)育不全;青少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以身材矮小為特征。早期確診和盡早治療對呆小病和青少年甲低患者極為重要,治療越早,療效越好。對于新生兒,國內現大都采用干血滴紙片檢測TSH濃度對先天性甲低進行初篩。呆小病或青少年甲低的確診和成人期甲低類似,確診需檢測T4和TSH濃度,差別在于不同年齡段的正常值范圍不同。治療上同樣以甲狀腺素替代為基礎,原則不變,只不過兒童所需生理替代量較成年人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