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的患者,由于身體長時間固定于一種體位,極易造成關節(jié)的腫脹、脫位、痙攣等損害。其實,臥床也是要講究姿勢的,特別是對于癱瘓在床的患者,他們自己沒有知覺,也無法自行活動,更需要在臥床時保持恰當?shù)捏w位,盡量自行或在別人的幫助下活動關節(jié),以免身體未老,關節(jié)已經“銹跡斑斑”。
足下垂預防足下垂是下肢癱瘓者常見的關節(jié)畸形。為預防這種情況出現(xiàn),應給予足部足夠的支持,具體做法是:使用足板托、枕頭等物,使足與腿成直角,以預防跟腱攣縮(見圖1)。冬季保暖時,應避免棉被壓迫足部,可用支架或干凈硬紙盒支撐被子,避免壓迫足背。患者應主動或在家人幫助下活動踝關節(jié),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直。
膝關節(jié)畸形預防在膝關節(jié)下放墊子,防止膝腫脹和膝關節(jié)過度伸展,時間不可過長。每日數(shù)次去墊平臥,防止膝關節(jié)屈曲攣縮(見圖2)。
肩、髖部關節(jié)脫位預防
(1)平臥時:肩關節(jié)下方放墊子,以防止肩關節(jié)脫位(見圖3);腿、臀外側放毛巾卷,把下半身往內側“墊”一下,防止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同時,患者床墊不宜太軟,避免臀部凹陷。若臀部長期處于屈曲位而發(fā)生屈髖畸形,到患者可以離床時,會因髖關節(jié)屈曲而不能站立。
(2)偏癱患者向健側臥時:患側上肢內收于胸,肘下放置墊子;患側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墊子;背后放置枕頭,防止軀干痙攣(見圖4)。
(3)偏癱患者患側臥時:患側上肢伸展位,健側上肢屈曲于胸,患側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墊子。
(4)半坐位時:兩臂離開軀干、上肢微屈,頸、肩部下放置墊子,防止肩關節(jié)內收畸形(見圖5)。
除了掌握正確的臥床體位外,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當患者不能進行主動運動時,應由家屬幫助其活動關節(jié),每日l~2次,每次將各關節(jié)各方向運動3~5遍,速度宜緩慢,手法輕柔。待患者可以自行活動某些關節(jié)時,應鼓勵患者積極活動,并經常保持手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如書寫、用筷子進餐等。這些都是保證康復期到來時關節(jié)正?;顒拥闹匾獥l件。
不久前,美國博士倫公司生產的“潤明全”護理液在新加坡市場停止銷售,原因是這種用于維護隱形眼鏡的護理液被懷疑可能引發(fā)真菌性角膜炎。消息見報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雖然博士倫與真菌性角膜炎之間的關系還不明確,但專家提醒,該病的大部分臨床病例都是由于使用者沒有規(guī)范使用護理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