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8日早上10時之前,就會有一群人來到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每個人懷著烙在心底永遠抹不掉的記憶與哀思,繞著紀念碑轉(zhuǎn)一轉(zhuǎn),在他們的心里充滿了對開國總理周恩來的悼念之情。在這群人中,有一位年逾古稀而不失硬朗的老者,他就是曾在總理身邊當(dāng)過5年衛(wèi)士的韓福裕。言及悼念活動,這位70多歲的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從這些小事上,可看出總理是非常尊重他人人格的?!?/p>
總理的右胳膊受傷了,屈伸不方便,作為他的衛(wèi)士我們就協(xié)助他穿衣服。有一回,總理整理裝束,我見他胳膊活動不很靈活,就主動躬下腰打算幫他系上鞋帶,但是他說什么也不愿意讓我?guī)退?。他就把腳蹬到凳子上,有點困難地自己系。從這件小事上,可看出總理是非常尊重他人人格的。”韓老有些激動地說。
“這樣的小事,生活中很多。我老伴剛到時,在鄧大姐身邊工作,開飯時給總理也打上一份??偫沓酝旰?,她就端著托盤往廚房走,總理就立刻上前兩步,幫她把門打開,等她走過去?!表n老說起這些事,感慨不已,“像我才去時,不太清楚總理的‘規(guī)矩’。有一次和他去后廳,當(dāng)時是冬天,后廳門挺寬,掛著棉布簾子。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總理步伐矯健,走得很快??斓介T口了,我就跑前一步打開簾子,他就說:‘放下,放下,我有手,我自己來?!?dāng)時周圍沒任何人在看,就我們兩個。他就是這樣,真的是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對人很平等,對自己很嚴格。”
“克什米爾號事件中遇難烈士家屬的生活,總理一直關(guān)注。”
在八寶山矗立的“參加萬隆會議遇難的烈士公墓”碑座,碑名是周總理親題的。
當(dāng)年飛機飛離香港前往印尼途中爆炸,中國先行團和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隨同前往的中外記者11人全部遇難。其中一位是中辦交通科科長、總理的司機鐘步云。事發(fā)后,總理很悲痛,當(dāng)他見到鐘的妻子高秀英時,握著她的手,痛心地說:“鐘大嫂,老鐘是替我犧牲的……”而后,總理知道鐘有個哥哥是農(nóng)民,在老家,很窮,鐘在生前每月寄幾十塊錢回去貼補,總理就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錢來按那數(shù)目不斷地寄去。在鐘逝世10周年之際,鐘的哥哥說家里情況好轉(zhuǎn)了,叫高秀英回家看看。高回來后就告訴總理家里經(jīng)濟狀況好了,叫總理不要再寄錢了。總理又問她回去一趟來回花了多少路費,因為當(dāng)時高的錢是從財務(wù)處臨時借的,總理又直接用自己的錢幫她補上了。
在克什米爾號事件20周年時,總理躺在病床上已很虛弱,但又想到了高秀英,就派人去看看她,主要問她有沒有什么困難,寫封信告訴她。高秀英當(dāng)時身邊沒人照顧,就告訴總理希望自己插隊的小女兒回來,留在身邊照顧自己??偫硪姷叫藕?,親自批了一張條叫人去辦。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