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①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②。返景入深林③,復(fù)照青苔上④。
注 釋
①鹿柴:詩人在輞川有一處住所,鹿柴是其中的一個地方。輞川,在今陜西藍(lán)田終南山下。柴:通“寨”,柵欄。
②但聞:只聽見。
③返景:返照的日光。這里指日光斜射深林。景:日光。
④青苔:綠苔,長在潮濕的地面上。
導(dǎo) 讀
詩里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
第一句從視覺著眼,寫“空山”之“空”。第二句從聽覺落筆,以“但聞”之聲襯托“空山”之“靜”。三、四兩句由描寫空谷傳音進(jìn)而描寫深林返照。斑斑駁駁的落日余暉灑落在青苔上,那一小片光影與林中大片的幽暗構(gòu)成強烈的對比,其作用與第二句對第一句的反襯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王維后期的山水詩代表作,這首詩把詩、畫、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詩人作為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和把握的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