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違是一次向多年陳規(guī)陋習的戰(zhàn)役,也是合肥“十一五”建設現(xiàn)代化大城市的序曲。
對于發(fā)展中的合肥來說,拆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給人們以及其它城市帶來的啟迪,同樣不可忽視。
認真,就沒有拆不掉的“違”
身邊的違章建筑,除了主人之外,人人喊打。奇怪的是,就這么一個過街老鼠似的東西,卻幾乎是每個城市的一道“風景”,輕重而已。一種現(xiàn)象,尤其是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的存在,必定有它根深蒂固的原因。
“違建”雖然像一座城市臉上的“牛皮癬”一樣令人生厭,但它不可否認地給其主人帶來了好處、方便乃至實惠。一項決策的制定與執(zhí)行如果觸到了某些人的私利,必然會遭到來自各個方面、各種方式的抵制。
所以,表現(xiàn)上看來,拆違不過是簡單的政府行為,事實上,它更大程度地在考驗著執(zhí)政部門的執(zhí)法力度和決心。
從清除“牛皮癬”到拆除違章建筑,可以看出,政府部門一直在為清理城市垃圾、恢復城市秩序、改變城市面貌而切切實實地努力著。
但是,從歷史上看,這并不是合肥市第一次拆違,每次都是“一個違建倒下去,十來個違建又起來”,前仆后繼,生生不息。所以,要想這一次不步前幾次的后塵,必須痛下“不拆干凈、決不罷休”的決心。唯有認真,方能徹底。
如今,隨著拆違工作的深入,一些難纏戶、釘子戶、關系戶勢必會成為拆違工作的障礙,而且越到后來“釘子”越硬。這些“釘子”也是廣大百姓目光的焦點,拔掉了大家心服口服,拔不掉或不敢拔,其結果便是無數(shù)個“違建”重新站起來。
雖然“釘子”難拔,也不是絕不可拔。只要執(zhí)政部門以及執(zhí)法人員工作做細、態(tài)度擺明、政策講清,不給釘子戶任何幻想,并且了解釘子戶之所以成為“釘子”的原因,對癥下藥,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nèi)解決一些釘子戶的實際困難,應該沒有什么“釘子”是拔不掉的。
人人都懂得,世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只要相關部門認真,相信就沒有拆不掉的“違”!
依法而治方為上策
拆違之所以能夠達到預期目的,依法辦事是其關鍵因素。這表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上。
一是主其事者真正做到了依法治權和依法治官,敢于“向我開炮”。
許許多多的違法現(xiàn)象和行為,其表現(xiàn)形式似乎在于社會和百姓,但如果追其根、求其源,往往能夠查出隱身幕后的違法官員。不但合肥違法建筑泛濫的現(xiàn)象說明了這一點,小煤礦安全事故頻發(fā)的問題也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
古人說,法之不行,緣于自上犯之。
因此,嚴格執(zhí)法的難點和關鍵也必然在于敢不敢依法治官、能不能依法治權。合肥市以前拆違失敗的教訓就在于此處,這次拆違成功的經(jīng)驗更加在于此處。
“凡屬拆除范圍內(nèi),沒有特權單位,也沒有特權階層。不論大小多少,不管涉及哪一部門,不管事關什么‘背景’的人,都要敢于硬碰、嚴格執(zhí)法?!薄皼Q不允許出現(xiàn)‘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軟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現(xiàn)象。”強令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帶頭拆,否則就罷官嚴懲。這,無疑是抓住了拆除違法建筑的“牛鼻子”。
二是體現(xiàn)在“拆”的本身上?!按蟛疬`”中,最頻繁使用的詞是“依法拆違”,市政府聘請了專門的法律顧問團,共有600多名律師,圍繞拆違提供相關服務,一方面為百姓解疑釋惑,一方面為政府決策把“法律關”。
正因為如此,大拆違才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才有了合肥市委副書記、市查處違法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黃同文的感慨:
人民群眾的傾力支持、舉市而為的協(xié)作精神,是“大拆違”推進如此之順利、如此之平穩(wěn)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