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范圍將包括從中國到泰國的亞洲廣大地區(qū);每天可對亞太地區(qū)超過70萬平方公里區(qū)域進行偵察;偵察精度高達0.3米,且不受天氣條件影響,比現有間諜衛(wèi)星的偵察精度高出2倍左右……
據報道,美國在關島部署此類“全球鷹”高空無人偵察機的時間已提前至2006年,部署規(guī)模也將增加至6架。有專家指出,該無人機一旦部署完畢,美對亞太地區(qū)的偵察精度將成倍增長,偵察范圍將引向亞陸縱深,屆時,人們將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美國的窺視之下。
“全球鷹”齊聚關島
其實美軍在關島部署“全球鷹”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據美國《每日防務》報道,美軍計劃在關島部署“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并在十年內建成“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中隊,該中隊將于2008—2009年開始部署。屆時,關島將成為美空軍未來情報、偵察與監(jiān)視特遣部隊的基地。
無獨有偶。據美國《星條旗報》報道,為大幅加強美軍關島基地戰(zhàn)斗力,美軍計劃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能在太平洋地區(qū)完成情報搜集、偵察、打擊任務的全新“全球打擊特遣部隊”,部隊將下轄3架“全球鷹”無人機系統(tǒng),該無人機將于2009年開始部署。
因此可以說,美軍此番部署絕非偶然,而是其“‘全球鷹’偵察中隊”以及“全球打擊特遣部隊”部署計劃的其中一步,只是考慮到組建“全球鷹偵查監(jiān)視中心”的需要,此次計劃部署的時間提前了3年,飛機數量增加一倍。
目前,美空軍正加緊位于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建設,擬使其滿足部署6架“全球鷹”無人機機隊的要求。太平洋美空軍工程人員正在設計建造一個耗資4700萬美元的作戰(zhàn)和維護停機棚,該停機棚將用于停放維護“全球鷹”無人機。美空軍官員同時表示,一旦“全球鷹”無人機部署安德森空軍基地,那么其他一些作戰(zhàn)支援人員也將前往該基地,但是目前究竟派遣多少人部署安德森基地,美空軍尚未作出最后決定。
“全球鷹”偵察精確度高達0.3米
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主要用于高空、遠程和連續(xù)大范圍的監(jiān)視、偵察,獲取有價值的戰(zhàn)略或戰(zhàn)術情報,可以說它代表了目前世界各國無人機研制的最高水平。
“全球鷹”無人機中的“全球”二字絕非浪得虛名。這只翼展長達35米的“鷹”航程2.6萬公里,續(xù)航時間達42小時,日?;顒影霃綖?500公里。眾所周知,地球赤道長度也只有4.0076萬公里,這意味著該機可以從美國本土起飛,單程前往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一旦部署關島,由于關島距離中國沿海及朝鮮半島均不到3000公里,這表明“全球鷹”的輻射范圍將包括從中國、朝鮮到泰國的亞洲廣大地區(qū)。同時,該機從關島起飛,在能夠順利返航的前提下,它能飛至日本?;蛑袊鴸|海并停留16小時,或飛至馬六甲海峽并停留12小時,在偵察時間和空間上也會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全球鷹”入駐關島不僅可使美軍的偵察區(qū)域成倍擴伸,而且在偵察精度上也會有實質性提升。該機裝置了非常先進的電子偵察系統(tǒng),包括由熱成像儀和數字光學攝影機組成的傳感偵測系統(tǒng),還有合成孔徑雷達。這種雷達如用廣域搜索模式工作,可在24小時內對13.7萬平方公里的區(qū)域進行掃描式偵察,精度可達1米,如果6架飛機從關島一齊出動的話,每天可對亞太地區(qū)超過70萬平方公里的區(qū)域進行偵察;如用點狀搜索模式工作,可在目標上空對2平方公里目標進行連續(xù)24小時偵察,精度高達0.3米。同時該雷達發(fā)射的無線電波能夠穿透云雨的障礙,即使在夜間或陰雨天氣也能照常執(zhí)行任務。而美國被視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大鳥”間諜衛(wèi)星雖然報道稱分辨率精確到0.3米,但聯合國一個專門委員會評估其地面分辨率最高僅為0.5米,而且受衛(wèi)星高度、大氣、云層的影響,通常只在1米左右。因此可以說,“全球鷹”將比美國現有間諜衛(wèi)星的偵察精度高出2倍左右。另外,由于間諜衛(wèi)星為定軌運行,其偵察的范圍和時間都受到限制。而全球鷹的機動性使它能不間斷地對目標實施高清晰的偵察,而不容易受戰(zhàn)術偽裝的欺騙。
美國欲建“三線配置”偵察體系
赫斯特同時表示,美空軍也正在與其他國家官員就是否采購“全球鷹”無人機,并將該機與美國空軍的“全球鷹”共同部署在關島等問題進行磋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安德森基地將會成為總管該地區(qū)軍事情報和偵查監(jiān)視任務的“全球鷹偵察監(jiān)視中心”。退一步講,即使是美國單獨在關島部署“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也需尋求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的幫助和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由于擔心與朝鮮關系隨時可能惡化,已決定放棄本國自行生產高空無人機的計劃,轉而購買美制無人機。2005年4月,日本防務廳的一個考察小組專程前往美國考察全球鷹。隨后,日本在2005年6月得到美國的銷售許可,并計劃2007年引進數架全球鷹。專家預測,如果該機部署在日本國內,即使在日本防空識別區(qū)內飛行,也能搜集朝鮮方面的情報,一旦在無人機的技術參數上稍做變動就可以用來對付其他東北亞國家;如果能入駐安德森基地,日本在該地區(qū)的軍事監(jiān)視能力和監(jiān)視范圍也將得到飛躍性的提高;而韓國方面,根據2006年到2010年的國防重武器計劃,韓國防部計劃從2008年左右開始從海外購買高空無人偵察機(UAV),而且正在考慮購進美國的“全球鷹”。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舉意在針對“全球鷹”無人機在亞太地區(qū)建立“三線配置”的軍事偵察體系,第一線由韓國偵察體系構成,第二線由日本的三澤和橫日空軍偵察體系構成,美國即將部署的“全球鷹”的關島則構成該偵察體系的第三線。在這一偵察體系中,關島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qū)偵察力量的指揮中樞和保障中心,是美國東北亞前沿偵察基地的支點。美國目前在加強與韓國一線、日本、東南亞等二線國家的軍事同盟關系以及強化關島的三線偵察力量所做的努力,無疑都是為構建“三線配置”偵察態(tài)勢使然。
美國加強亞太地區(qū)偵察力量
2003年以來,隨著伊拉克戰(zhàn)事的結束,朝鮮半島核問題矛盾激化以及臺海局勢的幾度緊張,美軍將更多注意力轉向西太平洋地區(qū),每當東亞地區(qū)局勢有所緊張,或者亞太國家舉行軍演的時候,駐西太平洋地區(qū)的美軍就會借機增派偵察機、間諜船及其它情報搜集平臺嚴密監(jiān)視,搜集軍演行動的各類情報。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早在2003年2月,美軍便從本土重新派出3架RC—135偵察機歸屬駐嘉手納的美空軍第390情報中隊。同年6月,美軍又將該基地的E—3預警機的數量從1架增加到3架,11月,美軍高度機密的U—2高空戰(zhàn)略偵察機在嘉手納的數量也達到了5架。此外,據海外媒體透露,經最近的一次輪換之后,嘉手納空軍基地目前又增加了EP—3、WC—135W等各型偵察機8架。2004年3月,隨著臺灣“320”選舉日期的臨近,美軍又向沖繩的美軍基地增派了最先進的E-8C機載對地監(jiān)視、目標搜索和戰(zhàn)場管理系統(tǒng),進一步加強對臺海軍情的偵察和監(jiān)視。
另外,據美國媒體報道,美海軍也大量增加在西太平洋地區(qū)活動的偵察船的數量。據估計目前活動在西太平洋的各類偵察船的數量已經達到20艘左右,幾乎占美海軍所有偵察船的一半。美軍偵察船性能先進,任務分工明確,能夠查明對方電子設備的技術參數和戰(zhàn)術性能,獲取對方的無線電通信、導彈發(fā)射和飛機起飛、艦艇出港等重要的軍事情報。因而,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海上情報吸塵器”。
可以說,美軍對亞太地區(qū)情報偵察力量有增無減,此次關島和亞太周遍的美國軍事基地同時集中了種類與數量如此之多的偵察機,這在美軍歷史上并不多見,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