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的女孩,2003年,我下崗了。我來到北京在姑媽的幫助下,找了一份推銷水果的工作。后來,我發(fā)現(xiàn)南方的水果運到北京來很有賺頭,我想開個水果批發(fā)店。2003年9月,我租了門面,從事水果批發(fā)生意,生意做得很紅火。而周圍的幾家百貨店卻門可羅雀,尤其是一家茶葉店,更是一天很難見到一兩個顧客。
2003年12月,茶葉店老板來買水果時,我安慰他說:“你經(jīng)營的都是福建特色茶葉,只是很少人知道,不如打個廣告!”但他連連搖頭。
我望著自己柜臺上的水果,突然靈感一閃:每天有幾百人來買水果,如果將茶葉廣告貼在水果上,不就擴大了宣傳范圍嗎?我將設想一說,茶葉店老板開始并不相信這一招管用,但又不想辜負我的好意,最終還是接受了。第二天,我們決定只在廣告小貼紙上印上“福建系列名茶”6個字和聯(lián)系電話。他到打印店制作了1000個小圓貼紙廣告,貼在我賣的各種水果上。沒有過幾天,他興沖沖跑進水果店叫起來:“寧艷,你那招還真靈,不到一個月我就做了幾單大生意,這1000塊錢算是酬勞。”這讓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條生財之道,決定成立廣告公司,在水果皮上大做廣告文章。
之后,先后有8家老板想在我的水果上貼廣告。我象征性收取了一些廣告費,沒想到,居然純賺了8000多元!
隨后,我決定在銷往外地的水果上也貼上廣告,并制定了細則:在銷往外地和本地的水果做廣告是不同的價格。這之后,一些賓館和技術(shù)、家電生產(chǎn)商都找來洽談業(yè)務,業(yè)務量急劇增加。由于僅靠自己的水果店,廣告載體已遠遠不夠,所以我就利用以前從事推銷水果建立的關(guān)系,找到幾家大型水果批發(fā)超市,讓其為自己代做水果廣告。我向?qū)Ψ介_出了優(yōu)惠條件:每貼一個水果廣告給5分錢的補貼。那些老板很樂意與我合作。漸漸地,海淀區(qū)很多人都知道我經(jīng)營“水果廣告”賺了不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