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要常換常新,蘊含其中的經典元素卻可以被傳承。這就是運動品牌經典系列的魅力所在。當一些人還在紛繁的時尚前沿暈頭轉向時,識貨的已經在店里淘到了個性、時尚又不乏經典復古情懷的東西。在這個深冬時節(jié),我們也正好可以酌一口某個具有懷舊氣質牌子的奶茶,好好回顧一下這些常換常新的永恒經典。
帆布鞋——歷久彌新的風采
Jack Purcell作為CONVERSE經典帆布鞋款之一.因其鞋頭特殊的smile典型設計得名“開口笑”。
Jack Purcell是由20世紀活躍于加拿大羽毛球壇的世界冠軍而來。羽毛球、網球與壁球等運動要求與之相適應的耐用而合適的運動鞋,Jack Purcell對球鞋自行研究與改良.并參與研制策劃,為了紀念其貢獻,這種運動鞋以Jack Purcell命名。后來.Jack Purcell為最高級的運動會提供專用運動鞋。
以此博得了歷屆全美DEBIS杯球賽職業(yè)選手 的歡迎。
Dunk系列——經典與新技術的結合
用現在的眼光看Dunk系列的鞋,沒有人會否認它具有跨世紀的經典程度的同時。技術含量和它復古、原始的氣質也十分匹配。
1983年耐克為了打敗老對手匡威而推出的第一雙氣墊鞋讓他們在市場上大獲全勝,股票也節(jié)節(jié)攀升。而好景不長。1985年阿迪達斯卷土重來時。耐克為了扭轉逆勢.做了一個后來影響全世界的舉動——巨資簽下當時的超級新人邁克爾·丹,以氣墊鞋為原型.為他設計了第一雙簽名鞋Air Jordan One。
很快,全美所有的頂級校隊都向耐克強烈要求擁有自己的隊鞋,這正是后來Dunk出現的原因。極好的抓地性能和場地感,保證了那些優(yōu)秀的球員在場上可以輕巧且穩(wěn)定的運動。所以DUNK在上世紀80年代受歡迎絕對不是偶然的。90年代,隨著美國街頭文化的風靡,耐克開始意識到街頭運動也是一塊很好的陣地。
在市場寵兒Dunk還未被完全開發(fā)的過程中,設計師推出了Dunk Pro SB這一系列,從那時起
一直活躍在一代又一代運動又嘻哈的年輕人的足下。
幸好有卡特教練
二 吼
如果一個高中生經常在籃球比賽中能交出30分以上成績單,并有一打籃板數做后綴時,是不是意味著此君可以不用聽課不用做作業(yè).更不用為期末考試發(fā)愁了呢?
在美國加州瑞奇蒙高中學生的家長眼里,如果他的孩子會打籃球,并且打得還不賴的話,不學習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把兒子塑造成為“艾弗森”而不是“比爾·蓋茨”,這是個順理成章的結果。而女校長覺得,讓這些“搗蛋鬼”有個籃球玩著,順便再為學校拿個錦標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那些自恃籃球細胞直逼NBA前輩的小伙子更是狂妄,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小得已經裝不下他們,與其在圖書館里點燈熬油地枯坐,還不如邀上女同學去傾泄剩余的荷爾蒙呢!
在那個固執(zhí)得像石頭一樣的肯·卡特教練到來前,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符合生存規(guī)則的,順其自然,然后愛誰誰吧。
肯·卡特可不認為這有多合理,既然選他來當球隊的教練,他手下隊員的文化課必須是過關的。這不是什么門檻或者硬指標,而是一種對年輕人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但所有人都覺得卡特是個瘋子,包括卡特的兒子也一籌莫展,打籃球和考試不及格有什么必然聯系呢?更過分的是,又臭又硬的卡特教練把那些只有籃球天賦而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的孩子全部趕出了校隊。和所有的勵志片一樣,故事敘述到這里,你幾乎可以在《讀者文摘》上找到類似的版本。
但電影終究是電影,至少它揭露出一個淺顯的大道理.對于乳臭未干的孩子來說,他們常常把那些五彩斑斕的生活當作夢想的實現,事實上這只不過是各種各樣的誘惑而已,他們還太“嫩”,還無法在體內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因此,這個世界需要一些像卡特這樣兇巴巴的人來唱“反調”。
法蘭西女作家尤瑟納爾說,要學會準確估算自己與上帝的距離,是非要到四十歲不可的。天可憐見,卡特教練已經不惑。他不見得有多睿智或有多英明,但他的閱歷和生活經驗是別人所不能復制的。
像他的那些隊員一樣,卡特熱愛籃球,但他堅信是教育,而不是籃球,引導他走到了今天。他希望隊員們能夠看得更遠,看到當他們結束夢想之后的未來。
孩子們想讓自己的青春陽光燦爛,卡特覺得青春似乎應該是灰溜溜的,看書學習、訓練得滿身大汗然后回家睡覺。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只是想讓那些成天想入非非的孩子迅速回到地面而已,因為沒有哪個人永遠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生活很絢爛,幸好有卡特教練。
責編/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