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涼山的東大門,這個被彝語稱之為“甘爾蒙博”的地方,因山高水綠、豐富物產(chǎn)、古老民風(fēng)而聞名遐邇。
雷波的山水大氣磅礴,景象萬千。
這里的山,賦予雷波蒼茫與雄渾。高高的獅子山主峰海拔4076米,深深的金沙江大巖洞谷地水面海拔325米,相對高差懸殊竟達3751米,刀削云崖,壁立千仞。山脈呈南北走向,有龍頭山、百草坡、黃毛埂、錦屏山并肩齊名,層巒疊嶂,崢嶸巍峨。這些高山大都植被完好,林木蔥蘢,棲息著許多的珍禽異獸,生長著大量的奇花異草,野生中草藥多且名貴,素以天麻、蟲草等久負盛名。在這萬山叢中更有一處叫“麻咪澤”的地方,是以大熊貓、四川山鷓鴣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qū)。麻咪澤保護區(qū)屬亞熱帶溫濕氣候,森林覆蓋率高達61%,境內(nèi)生物多樣性特征明顯,帶譜完整,起源古老,動植物種類達1700種之多。尤其作為大熊貓主食的竹類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種類有刺竹、水竹、箭竹、華桔竹、筇竹等7種,面積廣闊,成為世界大熊貓最南端的理想棲息地。今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贈臺大熊貓的乳名最終被確定,其中,16號雌性大熊貓的母親“雷雷”,就是來自雷波的野生大熊貓。
這里的水,賜予雷波溫潤和靈秀。奔騰不息的滔滔金沙江年經(jīng)流量1441億立方米;有名氣不小的溜筒河、西蘇角河、西寧河以及麻咪溝、揚詩壩等河流縱橫編織的水網(wǎng);另有湖泊、溪流、山泉、暗河、溫泉等500多處鋪開的水系。古老的雷波縣城就與眾水形影相映,后山有大股清泉涌出穿城而過;城中有“形圓如規(guī).周五十丈,潴水清沏,四時不消”的雷波蕩;城邊不遠,有面積約700畝、水深約12米,宛如一面明鏡的高山淡水湖泊?!独撞◤d志》載:“東外十里有小海,乃山水潴蓄而成,海邊一洞莫測深淺,時開時閉,開時水落,不知泄人何處,故名落水湖”。歷史上,曾兩度因湖底穿孔,水落干涸。后來,漏洞自塞,湖水滿盈。落水湖從此湖水不落,四時清澈,碧波蕩漾,成為人們蕩舟、垂釣、戲水、游玩的上好去處。
通觀雷波的江山風(fēng)物,在所有這些好山好水好地方中,最引人入勝的要數(shù)煙波浩淼的馬湖,要數(shù)與馬湖相關(guān)連的事物以及馬湖周邊的自然景觀了。馬湖是我國的第三大高山淡水湖泊,因龍馬而得其名。相傳古人以牝馬系于糊岸,龍出與之變配,累產(chǎn)異馬,故名馬湖,又稱龍馬湖?!独撞◤d志》載:“海中有馬游西山,白色,腹下有鱗,精彩照耀”。馬湖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些山,要么林木姿容秀出,要么竹叢密密覆蓋,余下的又大都是綠油油的茶山,放眼望去,青蔥蓊郁,蒼翠欲滴。說到茶山;免不了要提到茶,提到茶,理所當(dāng)然地要說說“雷波青茶”、“黃瑯毛尖”。想必是得益于馬湖深弘廣博的粼粼碧波,馬湖一帶,水汽氤氳,茶山常年云蒸霞蔚,白霧繚繞,最宜茶樹生長。春來之際,棵棵茶樹采得天地之靈氣,爭先恐后齊在繁茂枝頭綻出新芽,村姑放歌聯(lián)袂采來,成為手工操作揉制極品青茶的絕佳原料?!安柘悴慌虑嗌竭h,酒好不怕巷子深”,雷波的茶,黃瑯的茶,馬湖的茶早在交通十分閉塞的遠古時期,芳名就不脛而走,遠播他鄉(xiāng),直到驚動皇室,在明清年間作為貢品而留芳至今。清秀才吳楚曰:近湖岸之陽山,產(chǎn)茶特佳,嫩芽小于雀舌,烹飪清泉,作泔碧色,香秀而清,飲之味甘芳,沁人心脾,芳留齒頰。年年春二月谷雨前,茶發(fā)新芽,紅男綠女,人山采茶,夕陽西下時,行歌賦茶,宛然一幅天然圖畫。
馬湖之幽是顯著而獨特的,其近達140米的水深在淡水湖中實不多見。湖水的幽深,環(huán)境的幽靜,相得益彰,營造出一方山水風(fēng)物的清幽靜美。馬湖澄澈潔凈,水天一色,輕風(fēng)吹來,碧波蕩漾,漣漪層層。東北角湖中有一龜形小島,名金龜島。乾隆年間,島上座北朝南的古廟——海龍寺被修復(fù)一新,寺中孟獲殿供奉三尊“蠻王菩薩”,彝裝赤腳,身披氈衣,腰佩刀劍,氣宇軒昂,栩栩如生。觀之讓人不由得神牽往昔,思接千載,冥冥中念及鐵馬金戈、叱咤風(fēng)云、運籌帷幄、威武神勇的那些歷史風(fēng)流人物,猜度并遙想當(dāng)年“七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古疆場上,兵來將往,刀光劍影的廝殺征戰(zhàn),以及要么大獲全勝凱歌高唱,要么慘遭兵敗,沉沙折戟的場景。
在馬湖東北岸以遠的下方則是小巧玲瓏的黃瑯古鎮(zhèn)。古鎮(zhèn)的位置依山傍水,天造地設(shè)無與倫比。馬湖湖水經(jīng)山體滲漏到黃瑯鎮(zhèn)西北角,形成天然的三個小海子,海子滲漏至老君山下又形成了后海子。這上、中、下三個湖泊,依山尋勢,聯(lián)珠串玉,交相輝映,其鬼斧神工的造化,堪稱自然景觀的一曲絕唱。水的表面是有張力的,而在水的內(nèi)部,水體自身蘊含著的卻是神奇不朽的生命活力。對于這樣一個高山淡水湖來說,這樣一種力總是柔韌而溫潤的,總是靈秀而清純的,總是巨大而安祥的。而對于湖區(qū)來說,有了這樣一種力的引領(lǐng)、支撐和托舉,有了這樣一種力的關(guān)懷、呵護和滋養(yǎng),湖區(qū)就成為了湖的擴展、湖的延伸、湖的升華,甚至簡直就是湖本身的組成部分,濕漉漉的,水靈靈的,青蔥蔥的,綠茵茵的,置身其中,往來徜樣,能化解炎炎暑熱中的浮燥心性,能消定迷離俗世的滾滾紅塵。特別是最末的那一個小梅子,幾乎整體位于黃瑯古鎮(zhèn)的中央,朝朝暮暮,取水的、浣洗的、垂釣的、游玩的人們,其身影時時映在水中自不必說,就連岸邊的翠竹秀木以及樸實簡易的民居房舍,仿佛也是要映著湖水精心打扮,妝點梳洗。
馬湖的水好,魚也好。馬湖盛產(chǎn)鯉魚、鰱魚、草魚、鯽魚、標桿子等魚類,其中尤以鰱魚最為有名。這里的人們除了揉得一手好青茶外,還燒得一手好鰱魚,久而久之,“紅燒鰱魚”成了當(dāng)?shù)氐恼信撇?,與諸如“天麻蟲草雞”、“香拐燉竹筍”、“肉片莼菜湯”等一系列的風(fēng)味菜品一起,組成了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飲食文化風(fēng)景線,加之民風(fēng)純樸,古道熱腸,旗幡高挑,名聲大振,直令四方游客耳熱眼饞心向往之。標桿子魚也很有意思,成魚在20公分上下,體態(tài)形同標槍矛頭,刺少肉實,能高速游動,愛沖出水面在空中滑行一段距離后復(fù)潛入水中,以網(wǎng)捕來,油炸食之甚香。其實,除了茶葉之外,馬湖還有一樣特產(chǎn),那就是曾經(jīng)也歸人貢品的莼菜。據(jù)稱,莼菜在全國只有絕少的地方出產(chǎn):一處是杭州西湖,一處是馬湖的小海子。所謂“物以稀為貴”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并非絕對如是。馬湖莼菜之所以算得上珍品,除了稀少之外,還在于它的特殊口感。那種別樣的鮮美嫩脆,滑溜爽口的滋味是別的佳肴無法比擬,無法代替的。這是神奇大自然偉大造物主對黃瑯人情有獨鐘的恩賜。這恩賜之于黃瑯,之于馬湖,之于雷波,無論如何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妙與幸運。有現(xiàn)代詞人這樣歌詠雷波馬湖:
云淡淡繞著你蒼翠的群山
霧淡淡籠著你碧綠的茶園
水藍藍飄著你載歌的漁船
湖藍藍鋪著你柔滑的綢緞港
竹林秀飛鳥唱蕎花艷
莼菜美稻谷香鰱魚鮮
馬湖啊翔龍的仙境
馬湖啊風(fēng)光無限天上人間
實際上,雷波印象之于我應(yīng)該是散漫而多重的,如果來自書本的部分也作數(shù)的話。
我生在雷波,我的名字“錦屏”也得于雷波,雷波印象最初的那一段真實而親切。當(dāng)年的雷波縣城及其近郊各處,于年幼好奇的我來說都是滿目的青山和綠水,都是滿目的明麗與風(fēng)雅。街道寧靜卻十分的溫馨,兩旁各類店鋪鱗次櫛比,許多傳統(tǒng)地道的小吃散布其中,不張揚,不喧嚷,默默地只是靠各自的名氣和香氣招引顧客。記得的如象糖餅、年糕、泡粑、春卷、桃酥等等,只是不知而今留存有幾。還記得那時,各單位都栽花種樹,什么桃樹、李樹、梨樹、杏樹:什么柚子樹、桔柑樹、枇杷樹、拐棗樹,真是應(yīng)有盡有。一年之中,春來繁花似錦?夏來綠萌似屏,秋來碩果滿枝,讓人感到無比舒心和愜意。當(dāng)年與民干校一墻之隔的城關(guān)小學(xué)有一棵奇異的桂花樹,蒼老曲虬,樹冠高大,根深葉茂,一看便知是棵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古樹。每當(dāng)金秋季節(jié),花開時分,特別是朗朗晴夜,微風(fēng)送爽,諾大一個雷波城仿佛都被籠罩在這棵桂花樹遙播的芬芳之中,正所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雷波是豐饒而甜蜜的。這里,請原諒才疏學(xué)淺的我難以將雷波的物產(chǎn)細細道明。但我知道,金沙江畔的老鴰崖長久以來盛產(chǎn)的本土桔子、廣柑是甜蜜的;近年來所盛產(chǎn)的引進栽種的臍橙是甜蜜的;以老鴰崖為龍頭的廣大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qū)所盛產(chǎn)的桔子、廣柑、臍橙等一應(yīng)水果都是甜蜜的。我還知道,古老山鄉(xiāng)巴姑優(yōu)美動聽的彝族民歌《阿冉妞》是甜蜜的;以巴姑為代表的雷波——“中國彝族民歌之鄉(xiāng)”燦若繁星、歌山歌水、言情抒懷、古老而彌新的彝族民歌是甜蜜的。我由此推斷,前述兩種不同“甜蜜”的交相輝映和深廣合成,必將牽引出雷波各族人民生活一步超越一步的甜密。
行筆至此,自愧不能記雷波印象于完整。然而,面對前進中的雷波,面對變化中的雷波,究竟又該怎樣撫今追昔并展望雷波的美好未來呢?答案在情中還是在歌中,答案在心底還是在筆底?讓我們將目光投向舉世矚目的溪洛渡電站吧,不久的明天,當(dāng)高如云崖般的攔江大壩巍然傲立之時,雷波的萬丈豪情將依托浩瀚的連天碧水,雷波的錦繡田園將簇擁恢宏的高峽平湖。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說說雷波,再來說說雷波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