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妙的月色,地處川滇中心地帶的西昌素有“月城”之稱。
西昌賞月,最佳之地是其東南郊瀘山腳下的邛海。瀘山譽稱“川南勝境”,邛海素有“西南明珠”的美稱。西昌被稱之為“月城”,最早可追溯到漢武帝時代。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漢武帝任命蜀中青年文人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持節(jié)出使西夷,司馬相如一行從蜀都(今成都)開始,經(jīng)蜀地犍為郡(今四川宜賓)行經(jīng)一二千里,半年多時間才到達越嶲(今西昌),在建立越嵩郡治的日子里,司馬相如在越嶲常常被這里的銀色月光所陶醉。一夜,身在澄瀅芳綠,煙靄微茫,湖光月色交相輝映的邛池邊,他情不自禁地揮毫寫下了“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千古佳句來贊賞邛海的月亮。這段歷史就記載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書中,是西昌被稱之為“月城”的最早來歷和證明。
邛海是在兩千多年前的一次地震中塌陷而成的天然湖泊,據(jù)說古代的邛海比現(xiàn)在的邛海大得多,《漢書·地理志》記載:“邛都,南山出銅,有邛池澤?!痹缭跁x時代就以清、幽、麗、雅聞名于世,“瀘峰春曉”、“碧波朝陽”、“古寺晚鐘”、“邛池夜月”、“螺嶺積雪”、“龍行甘雨”等邛都八景六名勝,是全國少有的觀光旅游名勝區(qū)。邛海海面最長處三十華里,環(huán)海六十華里,水面三十一平方公里,青龍寺水深達三十六米以上,常年蓄水三億立方米,一年四季湖水清澈明凈,水平如鏡,景色絕美。晴朗微風之夜,月光把四周群山照耀得如同白晝一般清晰。當圓圓的月亮移至邛海上空時,只見水天一色,天上、水中兩個玉盤銀光四射,交相輝映,上下通明,令人賞心悅目,使人忘卻紅塵煩憂,盡拋鬧市喧囂。
據(jù)當?shù)孛耖g傳說,邛海是月光仙子沐浴的地方,每逢農(nóng)歷月中之夜,月光仙子便從天上翩然降臨人間,在邛海中盡情沐浴嬉戲。因此這一天的月光最明,月色最美。
在當?shù)孛耖g還有一個神話傳說:上古帝堯時代,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四個月亮,整個大地天天被烈日暴曬,草木枯萎,天黃地焦,人間因此苦不堪言。后來,英雄后羿歷經(jīng)千辛萬苦用神弓射落九個太陽,才使人間萬物得以生存。但后羿回家后,得知自己的妻子嫦娥飛天奔月而去,不禁怒火沖天,他隨即舉起神弓向天空中四輪皎潔的月亮連射三箭,其中第三箭射下的月亮,落到地面把地面砸成深坑,成為今天的邛海。因此,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看月亮都沒有在西昌月亮那么明亮。
從地理科學上分析,西昌的月亮又大又明,與當?shù)鬲毺氐臍夂驐l件密不可分。西昌地處川西南高原,海拔高,降雨少,空氣濕度小,夜晚天空多晴朗開闊,月出暢行無阻,再加上高原人煙稀少,空氣幾乎無污染,大氣中懸浮物質(zhì)少,空氣透明度大,所以西昌的月亮看起來月色純凈明亮,美不勝收。入夜,銀色的月光將近處照得纖毫畢現(xiàn),遠處,幾星漁火,萬頃鱗波,真是令人陶醉。古往今來,有多少墨人騷客為建昌月感懷,吟誦詞賦,排遣愁緒,寄托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