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偶爾看電視,中央七臺,半截兒看的,說的是蓋州的一件好人好事,挺整齊的城市,馬路邊卻很突兀地出現(xiàn)了一個破爛窩棚,窩棚里一個白發(fā)老頭,老頭瘦削的臉,只剩兩顆牙的嘴微張著,表情麻木,有著一種悲愴的滄桑,也可以說是個普通的乞丐形象。老頭身上披了棉大衣,被攙扶著步履蹣跚地走出來,周圍三五個人簇擁著上了車。
鏡頭一轉(zhuǎn)就是敬老院了,好多穿棉大衣的老頭們在長條桌邊吃飯,飯菜看起來比較家常,大家也吃得不拘謹。那位瘦削老人也在其中,他對著鏡頭說話了,大意是那天很冷,要不是某某把我接來,我早就凍死了。說到“那天很冷”的時候,聲音顫抖了,說到后面兩句話時沒有明顯地熱淚盈眶,眼睛里卻帶著深深的暖意,他很明白這救命之恩的份量。
這獲救的老人和那位開敬老院的“救命恩人”的姓名,我都記不得了,但是電視里展現(xiàn)的幾個倉促的場景我是牢牢地記住了,還有一個細節(jié)讓我感動:老人前面被攙了走,簇擁的人中有抱了他的一些笨重的隨身物品后面跟的,即使那些東西很破爛,即使要帶老人到與窩棚天壤之別的養(yǎng)老院去……這份尊重很是細膩,這里報以掌聲。
電視節(jié)目沒有看到開頭,過程也就這么一丁點兒,不知道這老人因何露宿街頭?或許這里面有一個愁腸百結(jié)的故事,但有一點是鐵打的事實:如果沒人及時救助的話,老人的生命就在這簡陋窩棚里悄然結(jié)束了,你做這個慈善是精神需要,對于那位老人就是生存需要,這簡直就是事不宜遲刻不容緩的事情。所以精神需要也必須務實。
談起節(jié)目,肯定會有人提出疑問:那位“救命恩人”安排好了電視臺的“長槍短炮”才去救人,主要還是為了自己出名。許多眼光犀利的聰明人的著眼點一般都放在這里,參照物是古人的行善道德觀和現(xiàn)代的雷鋒。不過許多古人的不留名的好事最后還是傳揚出來了,雷鋒的許多照片都是事后補拍,這絲毫不影響眾人對他們的崇敬。
五個指頭都有長短,不論長短都各司其職,看起來既平衡又有效率,說長論短地砍掉任何一個,都會造成殘廢。同樣的道理,如果把留名的好事從慈善光榮榜里全部刪除的話,慈善也就處在水清無魚、人察無友的孤立處境中,日月星辰高不可攀,血統(tǒng)倒是純粹了,貧血而死的概率也很大。
關(guān)鍵是那些眼光犀利的聰明人,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好事不留名,甚至留名的好事也做不到,僅僅只從事嚴格的刪除工作,整日刀光劍影草木皆兵,久而久之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贊美做好事不留名能將人們引入高尚的道德境界;刪除做好事留名則能夠?qū)е缕茐男院蜌缧缘慕Y(jié)果,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論起輿論的影響力,大概媒體的力量最大,媒體能讓萬眾歡騰齊心協(xié)力去成就一件偉大的事情,也能誤聽誤信意氣用事,八卦揭秘把你搞成孤島上的垃圾,不低頭認罪不足以平民憤。成也媒體,敗也媒體,媒體能求賢若渴,也能小肚雞腸,媒體讓我們愛恨交加,怎樣跟媒體有效地溝通是一個單獨的課題。
人的慈善行為需要參照,可是參照本身應該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種都不能形成固定的模式。讓我們以寬容的名義拆除一些慈善的“柵欄”吧:關(guān)于人性的陰險毒辣換個地方展覽;關(guān)于慈善的冷笑話也不妨少一點;不要傷害愛心人士的心靈;不要失去靈魂的感動這個慈善領(lǐng)域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