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秦簡夫《宜秋山趙禮讓肥》:好是奇怪,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啊,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正解:
形容遇到危難時從容鎮(zhèn)靜。
歪批:
我上學的時候,在東北。當時那里化濃妝的風氣很重,經(jīng)常在大街上走的女孩至少半數(shù)的打扮像極了蒲松齡筆下的角色。她們的臉都被厚厚的白粉所遮蓋,眼圈或像熊貓,或像是被誰打了重重的一拳,總之,都顯得不大正常。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現(xiàn)在的女孩子們化妝已經(jīng)相當講究,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化妝品柜臺總是被一臉快樂的她們所包圍——可無論如何,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我想知道一個女孩的真實面目已經(jīng)成為了奢望。
有人說,女人在早晨化妝前最難看,當然有道理。17世紀時,后來被培根出賣了的艾塞克斯公爵本是女王的情人,但正因為有一次在女王尚未化妝時闖進了她的臥室而引起女王的不滿,最后走向了絞刑架。
看來,想要活命的男人還真得小心了。
一位女性專欄作家講過一個段子,說她的女友結婚后,一定要比丈夫晚睡并且早起。晚睡是為了卸妝,早起呢,是為了化妝。她的意思是,一定要讓丈夫看到自己最美麗的一面,不肯暴露一點點缺陷。
我實在同情那個丈夫,估計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的話,他丈夫到死也見不著自己老婆的真正相貌了。
這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故事,編出來的而已,否則的話,男的睡到半夜不小心醒了或者要上廁所怎么辦?摸黑去不開燈嗎?抑或是夫妻不同床共枕吧?
女作家畢淑敏在《素面朝天》中寫道:“見一位化過妝的女友洗面,紅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沖刷過水土流失的山巒。那個真實的她,像在蛋殼里窒息得過久的雞雛,漸漸蘇醒過來。我覺得這個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顏色包裹的那個形象,是一個虛偽的陌生人。”
這說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至于我本人,更喜歡不化妝的女孩。
歪解:
有的女人化妝不小心,化得面紅耳赤、面目全非、面目可憎、面無人色,和這些人比起來,那些從來不化妝的就可以稱為面不改色了。
例句:
我覺得你長得很漂亮,完全有面不改色的資本,你自己覺得呢?
(季明摘自《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