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5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06)02—0072—02
我國是世界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2位。2000年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全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患病率為367/10萬[1]。隨著結核病的高發(fā),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也明顯增加,抗結核藥所致的肝損害已成為我國藥物性肝損害的重要原因。有學者對1990~2001年“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收集的藥源性肝損害509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由抗結核藥引起的病例數列首位,達到32.02%[2]。目前抗結核治療方案仍以異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三聯(lián)或四聯(lián)聯(lián)合應用為主,這些藥物均可引起肝損害,甚至發(fā)生急性肝壞死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