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貝多芬陰沉寡語,不時有生氣和不與人合作的表現(xiàn)。美國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研究分析了貝多芬的頭骨碎片后發(fā)現(xiàn),貝多芬曾多年鉛中毒,這可能是他舉止怪異的一個原因。
據美國媒體報道,上世紀90年代晚期科學家研究了貝多芬的一綹頭發(fā),發(fā)現(xiàn)貝多芬在去世時患有鉛中毒。
而此次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貝多芬研究中心科學家對貝多芬頭骨進行的分析表明,貝多芬的鉛中毒癥曾持續(xù)多年。
鉛中毒可導致頭痛、疲憊、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其他健康問題。至于貝多芬的鉛中毒癥從何而來,圣何塞貝多芬研究中心主任梅雷迪斯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貝多芬當時飲用水的輸送管道是鉛制的。
研究使用的貝多芬頭骨碎片長7厘米左右,取自1863年為查明其死因進行的一次遺體解剖,為保羅·考夫曼家族擁有并已傳了四代。貝多芬1827年死于肝病。
點評:隨著都市化、工業(yè)化的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程度日益嚴重,其中鉛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例如,超標農藥的運用,加重了土壤對農作物、植物中鉛污染;含鉛汽油燃燒后,有85%的鉛排放入大氣中;房間內墻壁、家具、玩具上的油漆可散發(fā)出含鉛氣體;一些化妝品、染發(fā)劑、電池、釉彩碗碟、含鉛鋁煲等日用品也含鉛;家庭燒火用的燃煤可產生鉛;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機械、容器、管道都含鉛,典型的如含鉛生鐵鑄成的爐膛制作爆米花,含鉛原料制成的皮蛋;自來水管有些用鉛制成,水中的鉛含量雖然不高,但其生物利用度往往較高。熱水龍頭放出的水,較冷水龍頭含鉛量高。這些鉛毒,通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進入體內與多種器官親和,對神經、血液、消化、心腦血管、泌尿等多個系統(tǒng)造成損害,嚴重影響體內新陳代謝。它堵塞金屬離子代謝通道,造成低鈣、低鋅、低鐵,且導致補充困難。體內的鉛靠自身排除是很慢的,在不繼續(xù)接受鉛污染的條件下,骨骼內的鉛要經過20年才能排除一半。因此鉛中毒損害機體器官是終身的,不可逆的。
有關專家強調,兒童處于發(fā)育階段,機體對鉛毒的易感性較高。另外,高濃度的鉛塵大多距地面一米以下,這個高度恰好與兒童的呼吸帶高度一致。因此,兒童通過呼吸進入體內的鉛遠遠超過成人,加上某些兒童有吮吸手指的不潔行為,學習用具如鉛筆、蠟筆、涂改筆及油漆桌椅中的鉛,都可“乘機而入”。年齡越小,血腦屏障對鉛的通透性越高。此外,鉛在極低濃度下即可經胎盤轉移,損害胎兒及出生后嬰兒的智能及生長發(fā)育。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血鉛水平高于10微克/分升,不管有無癥狀,都確定為鉛中毒,都應該定期驅鉛,爭取達到血鉛為零的水平。
專家提醒平時要注意以下內容:飯前讀報后常洗手,勤剪指甲,指甲縫隙中特別容易藏匿鉛塵;保持家中清潔,經常擦洗塵土,以煤作燃料的家庭更要注意開窗通風;接觸鉛作業(yè)的人員特別注意上班換工作服、下班洗澡,不可把工作用具、衣服帶回家;不要吃含鉛食品,如皮蛋、爆米花等,盡量少去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早上自來水先流一分鐘做其他用(如沖廁、擦地)然后再做食用。
編輯/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