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定西,有這樣一對老夫婦——
他們“養(yǎng)”了42個孩子,是42個孤殘孩子;
有了孩子后,他們開始了“工作”——撿垃圾,到今天已經(jīng)25年了;
現(xiàn)在,他們還有8個孩子,最大的14歲,最小的3歲;
當(dāng)政府要求收養(yǎng)他們的這 8個孩子時,老人憤怒了:
“我不同意……”
這對夫婦,丈夫叫陳尚義,妻子叫張?zhí)m英,一個82歲,一個81歲。
憤怒是有情可原的!在那一個個鮮活而有缺陷的棄嬰面前,在更多的人選擇退卻或漠視的時候,是他們流著淚伸出了顫抖的雙手……這雙手捧起了一個生命。
憤怒是本能的!襁褓之時的一把屎一把尿,成長過程的艱辛、痛苦、快樂……不是己出勝過己出的情分,讓他們不能失去一個孩子。
憤怒是善意的!在他們收養(yǎng)的孩子中,曾經(jīng)有兩個孩子被別人領(lǐng)養(yǎng),但領(lǐng)養(yǎng)后的生活很不好。知道這些后,兩個人的心里難過了很久很久,自此,他們決定再也不把孩子給人了。
耄耋之年的陳尚義說,他和老伴不可能同時死亡,他先死了由老伴照顧孩子,老伴先死了由他照顧孩子,如果能活得長久一點(diǎn),孩子們就長大了。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眸,那一聲聲清脆的笑聲,就是他們活著的理由,是他們堅(jiān)持的理由,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