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的一天中午,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萬里按約定時間驅(qū)車來到人民大會堂,迎接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彭真回機關(guān),以便在途中抓緊匯報工作。彭真剛開完劉少奇主持的一個會議,他走出大會堂前廳后,便興沖沖地對萬里談了一個打算:為貫徹劉少奇同志“要提高服務(wù)行業(yè)社會地位”的指示,他要親自到北京崇文區(qū)清潔隊去參加背糞勞動。萬里猶豫了一下,心想:彭真年已64歲,近來身體又不太好,既要主持北京市的政務(wù),又要參加中央政治局的許多會議,也難分身啊。于是,萬里主動請纓,要由自己帶隊參加背糞勞動。彭真經(jīng)過思考,終于同意,他握著萬里的雙手說:“北京市是勞動人民的天下,只要我們當一天市長,就要和勞動人民同甘共苦,決不允許任何人看輕普通勞動者的社會地位?!焙髞?,副市長崔月犁和市委機關(guān)30多名干部也積極報名參加背糞勞動。
掏大糞是一件又臟又累的活,由于舊社會留下的偏見,許多人都不愿意當掏糞工。可是共產(chǎn)黨員時傳祥卻把掏糞當成是一件十分光榮的勞動,常說:“寧可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碑敃r,北京的很多居民用的是老式的茅廁,有的住戶院子里茅坑淺,糞便常常溢出來,又臟又臭。遇到這種情況時,時傳祥總是不聲不響地找來磚頭,把茅坑砌得高一些。有的茅坑里掉進了磚頭瓦片,他就彎下腰去,用手一塊一塊地撿出來。他說:“要是幾天不掏糞,大糞就會流得北京滿街都是。大家都不愿意當掏糞工,哪行呢?總得有人清理糞便、打掃衛(wèi)生呀!”1959年10月26日,時傳祥到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群英會,國家主席劉少奇根據(jù)報上的照片,一眼便認出了他。劉少奇將自己的一枝鋼筆贈送給他,鼓勵他學習文化,并諄諄教導(dǎo):“老時同志,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光工作好還不全面,要各方面都先進才好。共產(chǎn)黨人,是先鋒戰(zhàn)士啊!”五年過去,時傳祥已成為舉國聞名的時代先鋒。
北京的深秋,寒意濃濃。萬里等一行趕在黎明時分來到清潔隊。時傳祥手把手地教萬里如何挎肩,怎樣才站得起來,怎樣走路才省力氣。萬里得了“真?zhèn)鳌?,果然就比較輕松地背起了糞桶,和時傳祥并肩走在眾目睽睽的大街上。時傳祥高興地贊揚萬里:“行啊,萬市長背糞一開始就有個樣子啦!”萬里謙虛地說:“老時同志,我是你的第一大弟子嘛!”北京的胡同,兩溜巷墻清一色砌著青灰磚。家家戶戶多為四合院,院門參差錯開。偶爾,也可瞧到一塊半塊門匾,寫著工整的黑宋體,諸如“向陽院”呀、“光明院”呀。幾天來,萬里身背沉甸甸的糞桶,精神抖擻地和一群青年掏糞工走在大小胡同里。他拍著身邊年輕人的肩膀親熱地問:“小伙子,工作累不累?”青年掏糞工忙說:“不累!我們甘愿背一輩子糞桶!”萬里邊走邊搖頭:“你們不能背一輩子糞桶,要搞技術(shù)革新,爭取早日實現(xiàn)抽糞機械化嘛!”周圍的青年工人聽罷,頓覺眼前一亮,看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作的明天!
那些日子,萬里家門口時常佇立著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在黃昏下,她略顯得消瘦的身材,很剛健。她是萬里的老街坊,當她看到下班歸來的萬里神采奕奕的時候,眼角的皺紋聚攏了,露出了老年人愜意的笑。有什么要事相求嗎?她慈祥的目光在萬里的身上掃來掃去,終于說了一句:“天不亮就去背大糞,白天又要忙政府大事,你這共產(chǎn)黨的大官呀,要累死的!”她原來什么事也沒有,就是擔憂和牽掛,專門跑來看望辛勞的萬里的。
當時,新華社就萬里等同志參加背糞勞動一事,以《檢驗革命干部的試金石》為題,在《人民日報》發(fā)表述評。《工人日報》也發(fā)表時傳祥的文章《這樣的干部我們信得過》。一時間,北京人有了新的認識:“像時傳祥這樣的掏糞工人不僅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清潔衛(wèi)生的環(huán)境,而且他們的心靈是最潔凈的,品質(zhì)是最高尚的,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副市長都能去背糞,無形中起了一種表率作用。于是,廣大干部、職工、大中學校的師生,駐京部隊的官兵,以及作家、畫家、演員、記者等,乃至到北京出差的公職人員,都紛紛要求參加背糞勞動。如果能得到一個跟隨共產(chǎn)黨員時傳祥背糞的機會,那就成為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