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
涪陵師范學院地處渝東南和三峽庫區(qū),10000余名在校生中就有2100多名貧困生,其中特困生占在校生總數的6.8%。如何解決這些貧困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諸方面問題,是我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歷屆校黨委都對此非常重視,各教學系(院)和學生工作管理部門也積極進行探索,努力創(chuàng)造幫扶貧困生的有效機制。今年以來,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校結合貧困生“百扶工程”實施,逐步形成了針對貧困生的“幫扶立交橋”,幫扶工作收到了較好成效,并且使這項工作向立體化縱深發(fā)展。
幫扶對象上的立體化
在幫扶對象上,一是不僅幫扶學校的貧困生,也幫扶貧困生家庭。暑假期間,學校領導深入到貧困山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和革命老區(qū),為一些貧困生家庭送上1000元錢(每戶),以解貧困生家庭生活上的急難。這些貧困生家長深受感動,由衷感謝中國共產黨。二是不僅幫扶在校貧困生,也幫扶還未入學的錄取新生。學校領導親自深入到特困新生家庭,為其送上2000元學費(每戶),為他們開學時能按時到校報名提供保障。三是不僅幫扶我校的貧困生,也幫扶中小學特困生。暑假期間,學校黨委全體成員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幫扶貧困山區(qū)基礎教育,到學校的實習基地校,為該校貧困生提供二、三百元(每人)不等的資助。幫扶對象的擴大,使更多的貧困學生有繼續(xù)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增強了學生、家長及社會對學校的信任度,生動體現了社會主義學校辦學宗旨。
幫扶內容上的全面化
在幫扶內容上,一是幫生活,給予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直至其完成全部學業(yè),同時引導他們保持踏實、樸素的生活作風,做生活上的標兵;二是幫思想,加強對特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每位受助者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做政治思想上的標兵;三是幫學習,督促并指導以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講求學習方法對待學習,做學習上的標兵;四是幫
品行,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行為監(jiān)督,讓他們養(yǎng)成文明誠信的良好習慣,做文明的典范;五是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勇氣,培養(yǎng)不怕艱難困苦的頑強意志,做健全人格的楷模。
幫扶形式上的多樣化
在幫扶形式上,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構建了獎、減、貸、助、免一整套幫助困難學生上學的運行機制。在實施獎學金、助學金和國家貧困生貸款制度的同時,開辟了新生入學綠色通道,提供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和“百扶工程”、“動感地帶”愛心助學基金、“金宏”貧困助學基金等多項資助項目,通過減免、緩交等方式,保證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學校學工管理部門還采取多種措施,拓寬助學渠道,先后開展評優(yōu)評獎活動,積極拓展專項獎學金的新增項目;加強與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的溝通合作,認真落實在校生的國家助學貸款續(xù)貸、新貸,以及新生的助學貸款;加強勤工助學管理,增加勤工助學崗位,等等,收到明顯效果。僅將全校的教室清潔崗位,就使400名困難學生解決了基本生活費。通過涪陵區(qū)郵政局在學校設置兩個書報亭,也使8名困難學生有了勤工助學機會。另外,學校還于方百計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助學,擴大助學規(guī)模。如經過做工作,涪陵移動公司在我校設置了專項“愛心助學基金”,移動公司每年出資元,補貼給部分困難學生,每人每次補貼500元。在整個助貧活動中,學校特別照顧少數民族貧困生,如在助學貸款和勤工助學的名額上適當向西藏生傾斜;民族學院全體教師每學期都要為貧困生捐助部分生活費。黨員更是做出表率,僅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每個黨支部都確定了資助對象,全校黨組織共計確定了103名資助對象,采取多種形式,幫助貧困生度過難關,安心學習,健康成長。
幫扶過程的全程化
我校的貧困生幫扶工程是全程性的,貧困生從新生入學到大學畢業(yè),都在學校的關心之中。這種機制,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得以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它“貧困生幫扶立交橋”的形式,暢通并拓展了學校助貧工程的進程。它的存在,賦予“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及新時期辦學方針以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