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基金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理財方式,已經成為了許多人打理財富的首選工具。隨著對開放式基金了解的不斷深入,繼收益率、風險系數(shù)之后,投資成本成為了廣大基金投資者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投資都有成本,基金投資的成本基本上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認購或申購費、管理費、托管費和贖回費。
伴隨著基金的購買、持有、贖回,三個步驟當中都隱含著投資者的成本支出,但根據基金類型的不同,這些成本支出會相差甚遠。
一般而言,購買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成本最大,最多可達到3.75%;貨幣市場基金買賣都不收取手續(xù)費,只收取0.25%的銷售服務費,而且是在每日收益中計提,相對來說是投資成本最小的基金品種。
當然,這并不是說買投資成本小的基金就一定最合適,投資者在選購基金時,首先應當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收益預期值等因素綜合考慮,在不同類型的基金之間合理搭配,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基金組合。
開放式基金的各項費用由各家基金公司根據行業(yè)標準自行制定,在收費標準和政策上會略有差別。比如同是債券型基金,有的申購費率上限為0.8%,而有些上限則達到1.2%,如果是小額購買差異不大,但若是購買數(shù)額較大,投資成本上的差異就會明顯顯示出來。
讓你的認購費為0
首先要算的就是“認購(申購)”賬,這里面門道最多。新基金發(fā)行會有一個發(fā)行期,在這期間購買基金的投資者稱為“認購”,可以享受到“認購”費率的優(yōu)惠。一旦發(fā)行期結束,基金成立以后再購買該基金的投資者就必須繳納“申購”費率了。
同一只基金的“認購”和“申購”費會相差不少,比如股票型基金的認購費一般都在1%,而申購費則要1.5%。基金投資還沒見到收益,先交出去那么多認購費,有些投資者不免心疼。
其實,如果對你所選擇的基金業(yè)績比較有信心,打算長期持有,就可以選擇“后端收費”模式。目前像華夏、博時、銀華、融通、富國等多家基金公司都開通了“后端收費”,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不用交納申購費用,而是在贖回的時候補交,補交費用會隨著持有基金時間的延長而減少。
比如購買富國天益價值基金,選擇后端收費,認購費率按每年20%遞減,持有滿一年收0.8%,持有滿2年收0.6%,以此類推,如果投資者持有滿5年再贖回,認購費就為0了。
另外,許多基金公司會不定期開展持續(xù)營銷活動,促進基金凈申購。在活動期間,往往能給予一定程度的申購費率優(yōu)惠。比如2005年,湘財荷銀基金是根據申購數(shù)額,申購額越大,申購費率就越低;而中信基金則是與定期定額業(yè)務相結合,凡是定期定額購買中信經典配置基金的投資者,長期享受1%的認購費率優(yōu)惠。
如何規(guī)避風險
基金的“持有”階段費率比較固定,各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托管費基本一致。基金公司一般都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從而穩(wěn)定獲利,分享長期資本增值。
但是當市場情況波動較大或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有些投資者希望通過轉變基金品種來規(guī)避風險。如果把持有的基金贖回,再去申購低風險的基金,一出一進成本很高。
這個時候,基金的轉換就成了節(jié)約投資成本的又一“法寶”。目前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往往掌管著數(shù)只基金產品,產品線較為完善。在同一公司的基金產品之間進行轉換,即可節(jié)省費用又可縮短交易時間。
基金的贖回費率與持有時間是成反比的,持有時間越長,贖回費率越低。根據基金品種的不同,贖回費率最高為0.5%,最低為0。一般來說,持有滿3年,贖回費率都會降為0。
在這一點上,各家基金公司基本一致。按照《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規(guī)定,基金贖回費在扣除手續(xù)費后,余額應當歸入基金財產。因此,在贖回費上基金公司需遵循相關規(guī)定,保證基金持有人利益,而不能擅自對贖回費率給予額外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