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無疑是《紅樓夢》中一頂一的聰明人。人間最大的聰明不是治家、安邦,也不是吟詩作畫,而是審時度勢、察言觀色和趨利避害。因此,相比較“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的鳳姐、“心比比干多一竅”的黛玉,以及“心比天高”的晴雯,劉姥姥具有在社會底層積累的草根智慧,這也是劉姥姥的生存智慧高于大觀園中諸人的根本原因。人在困窘或危險的時候,反而能急中生智,找出一條出路來。
劉姥姥是個積年寡婦,跟著自己的女婿、女兒過活。她的女婿狗兒是一個小京官的后代,由于家道中落,靠兩畝薄地生活。狗兒和大多數(shù)破落戶子弟一樣,既沒有重振祖業(yè)的雄心,又不甘心生活的艱難,更多的則是頹廢與埋怨。對于女婿在家酒后的氣惱,劉姥姥的一番開導(dǎo)非常有水平:“姑爺,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村莊的人家哪一個不是老老實實守著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呢?你皆因年少時候,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所以如今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了什么男子漢大丈夫了!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但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罷了!”劉姥姥這席話罵盡天下所有游手好閑慣了的子弟,他們對于生活除了唉聲嘆氣、感嘆命運不濟外,沒有任何努力改變現(xiàn)狀的動力,以往的優(yōu)越生活使他們的視力存在著盲區(qū),看不到或者是不屑于抓住一點點小機會。比如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一些下崗的老北京覺得這個世界都欠他的,住著祖上傳下來的房子,拿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在發(fā)牢騷、說世道不公??赡切暮幽?、四川、安徽等農(nóng)村進京的農(nóng)民,他們沒有北京人所具備的天然優(yōu)勢,包括見識、受教育的程度,但他們珍惜自己發(fā)現(xiàn)的哪怕一點點機會,什么活都能干,當(dāng)保姆、
扛沙包、開小飯店、做保安……比起貧窮的老家,他們覺得大城市簡直是天堂,機會太多了。只要不把他們遣送回家,什么白眼、歧視、勞累都可以忍受。他們雖然卑微,但比起老家來,自己以及自己家人的生活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改觀?!伴L安城中,遍地是錢,只可惜沒有人會去拿罷了。”
窮人如何抓住改變自己生存的機會,有時不取決于能力,而是如中國國家足球隊前總教練米盧所說的那樣:“態(tài)度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