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陜西畫壇的人,一定知道著名畫家傅恒學先生。他的出名不僅在于他是一位卓越的畫家而且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表演”藝術家。在陜西文化藝術界的許多聚會場面中,都能看到傅老那輕松、幽默、惟妙惟肖的表演。從戰(zhàn)爭年代的革命歌曲到秦腔、山東快書、數(shù)來寶等都能信手拈來,表演自如。不僅如此,他還具有相當高的語言天賦。傅老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革命,至今他仍能說的一口流利的朝鮮話,山東、河南等地方言,更是張口就來。多年來,他不僅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的圖畫,而且他每每走到哪里,就能把歡樂帶到哪里。
我與傅老相識已有20余年,我曾在我的《硯邊隨想》中記述過與傅老的相識過程。20余年間,雖說與傅老沒有太多的過往,但是對他的創(chuàng)作以及成就,還是比較了解和熟悉的。
一代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曾有句很著名的畫語:“為祖國山河立傳?!毕壬运吷靶难獙嵺`了他的諾言,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名畫佳作。然而傅恒學先生也正以李可染先生的勇力及信念在為祖國的大好河山作銘。前不久,當傅老把他歷時五載,完成在古稀之年的史詩般壯闊的六十米國畫長卷《交河故道》展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著實吃了一驚。以先生的年紀和體力能繪出如此雄渾壯闊的山水巨制來,使我大為震撼。這幅巨作既有版畫的明快與硬朗,又具國畫的溫潤與細膩,充分體現(xiàn)出刀筆兼柔的繪畫風格。畫面大氣磅礴,渾然天成,蒼茫中蘊含神奇,壯麗中透出精巧。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奇山怪石如鬼斧神工般難以琢磨,青黑色的山體沐浴在金黃色的秋陽之下,愈加凝重而偉岸。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話:從劉文西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勤奮,在耿建的人物畫中我讀懂了什么是大氣,而今我還得加上一句:是傅老讓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半個多世紀以來,傅老以一個赤子般虔誠的心靈,樸實而固執(zhí)地堅守在自我的精神家園,耕耘在藝術的沃土之中。
傅老是革命隊伍中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在戰(zhàn)火紛飛的朝鮮戰(zhàn)場上,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心愛的畫筆,時至今日他還珍藏著當年在戰(zhàn)斗間隙所畫的大量戰(zhàn)地速寫。
回國后他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就讀,曾受教于古元、黃永玉等一代大師。從中央美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在北京民族畫報社任美術編輯。文革期間由于他的一幅表現(xiàn)領袖題材的黑白木刻有人認為是在丑化領袖而被批斗,血氣方剛的他一氣之下向組織提出申請調(diào)回西安,于是在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做了一名專業(yè)畫家。
在陜西美協(xié)工作期間,他有幸得到石魯、趙望云等前輩的指點與醺染,尤其是長安畫派所倡導的“一手伸向傳統(tǒng),一手伸向生活”的創(chuàng)作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傅老的心田。幾十年來,他始終遵循著這樣的原則,在生活與傳統(tǒng)中尋找創(chuàng)作素材及靈感。在陜西農(nóng)村、西藏、新疆等地都留下過他寫生采風的足跡。她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及旺盛的精力在進行著多種題材的創(chuàng)作。
豐厚的人生閱歷、近半個世紀的素材積累及深厚的功力、嫻熟老辣的技法為傅老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相信,以傅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健康旺盛的體力及熱情,成熟而老到的技法定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