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秋,我到美國舊金山留學(xué),租住在珍妮太太的家里。
珍妮太太40多歲,是個黑人,又胖又高,凸著兩只大眼睛,露著兩顆虎牙,樣子很兇。不過,因為她家離學(xué)校很近,而且月租也比別處少30多美元,所以我住了進(jìn)去。
我平時除了上課,還要打工。為了省時省錢,我常常早上煮一大鍋飯菜,中午、晚上回來熱一熱就隨便吃。
珍妮太太見我吃得這么簡單,很理解我的難處。有一次,她說與其這樣摳;不如到Food Bank (食品銀行)拿來吃,那不用花錢。
她接著詳細(xì)地告訴我,所謂 Food Bank,就是食品超市把客人買了,而特意留下的食物集中在一塊,以供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吃用。我估計她說的就是人們常說的Iunk food(垃圾食品),擔(dān)心不衛(wèi)生。
她笑著說,所謂Iunk food,那是人們的戲言,其實是衛(wèi)生的。在美國,把不衛(wèi)生的食品給人家吃是違法的,要坐牢。她還說幾年前她就經(jīng)常吃,很多初來美國的窮人常??窟@個過日予。她告訴我,離我們住處不遠(yuǎn)的那家超市里就有Food Bank。
從那之后,我從周一到周六都到Food Bank拿吃的,休息日才花錢自己做。從Food Bank拿回來的食品,大多是烤魚、燒雞、香腸,也有面包、果醬、水果,有時運(yùn)氣好,還可以拿到剛出爐的牛排、豬排。說實在的,這些食品其實都是超市里賣的,只不過是那名稱不雅而已。
當(dāng)年圣誕節(jié)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從Food Bank抱回一大包食品,美美地飽餐了一頓,還剩好多。第二天一早因為急著曲校,匆忙吃了一些,沒有收拾好就走了。
晚上我剛進(jìn)門,珍妮太太就氣沖沖地對著我哇啦哇啦地大聲喊叫,因為她是古巴移民,英語很難聽,我估計她怪我沒有收拾好桌面,于是一邊收拾一邊賠不是。不料她走過來,從我手里奪過那包食品,拿起一塊牛排遞到我鼻子下說:“Look,it smells bad.”(你聞聞,有異味。)
她要我馬上就去投訴。我說算啦,人家是白給的,還投訴什么。
她很吃驚地問:白給就可以給變質(zhì)的?若是你當(dāng)老板,你可以把變質(zhì)食品送給人家?
我說雖然有點(diǎn)異味,但問題不大,我吃了一整天都沒事,不必小題大做。我們做人要知足,有時要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想,要-理解人家也有難處,不能恩將仇報。
她憤憤不平地問:“你今天吃,了沒事,明天別人吃了中毒怎么辦?難道你要等死了人才投訴他們?你做人怎么這樣自私!”說著又指著電話機(jī)要我馬上打電話。
哎,白吃了人家的還要投訴人家,這事我實在做不出來。
她很生氣地罵我做人大自私,然后抓起話筒,看了看食品袋上的電話號碼,用她那又大又粗的手指狠狠地?fù)艽蛄穗娫挕?/p>
大約10分鐘后,一個侍者帶著一袋牛排來了,他進(jìn)門就連聲向珍妮太太道歉說,圣誕節(jié)這幾天,里邊堆放的食品太多,他們還來不及清理,所以發(fā)生了這意外,請我們原諒。
珍妮太太看著我,很得意地笑著,一副英雄凱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