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剛剛結束對華訪問后,6月10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也到達中國和中方協(xié)商解決爭端。
歐盟駐華大使、法國人賽日·安博于6月8日下午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的專訪。
“配額已經死了”
《瞭望東方周刊》:你認為中歐之間爭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爭端向什么方向發(fā)展?
安博:你知道,從2005年1月開始,世界紡織晶貿易體系中就沒有了配額制度。隨著中國加入WTO,配額制度最終終結。配額已經死了。紡織品已經被融合在整個世界貿易當中。
當然,中國的公司有權利利用他們在價格、質量等方面的優(yōu)勢,在世界范圍內出口產品。但最近幾個月所發(fā)生的事情,使我們不得不擔心,那就是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紡織品總量不是一般意義的增長,其比例和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超乎尋常的地步,增長率有時達到3倍以上,或者更多。
與之相伴的是紡織品價格迅速下降,我指的是單位價格,如單個T恤的價格,大大降低了,這樣的事情是我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所以在歐洲和美國都產生了一種現(xiàn)實的危險,即生產紡織晶的公司將因為這一出口劇增而面臨迅速死亡。WTO協(xié)定在預設條款中有規(guī)定,在出現(xiàn)市場擾亂的情況下,我們有權采取保護措施。
美國在兩個月之前已經實行了保護措施。我們已經開始了調查,我們希望區(qū)別正常的出口增加和市場擾亂的情況,但我們還沒有采取任何單方面的措施。最近,我們正致力于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措施不同于美國
《瞭望東方周刊》:你怎么看待中國采取的一些自動限制出口的舉動及效果?
安博:當然,現(xiàn)在這些措施已經取消了。坦率地講,我們歡迎中國增加出口稅。但是,出口稅可能在經過幾年后才能有效果,而我們所面臨的是一種直接危險,對企業(yè)來說,幾周之內就意味著生存或者死亡。所以我們希望中國采取的措施是能夠迅速產生效果的,而非中長期的。
《瞭望東方周刊》:歐盟準備采取的保護措施違反了WT0的規(guī)則,你怎么看?
安博:不能這么說。在中國的人世協(xié)議中有很著名的一段,就是242條。其中規(guī)定了在什么條件下采取保護措施。當然,我們同意中國商務部的說法,首先我們必須證明確實發(fā)生了市場擾亂的情況,而且這種市場擾亂確實是因為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產生的,而不是因為其他原因。但一旦我們證明了來自中國的紡織品擾亂了市場,我們就有權利采取保護措施。
我再重復一下,歐盟采取的措施不同于美國。因為直到今天,2005年的6月8日,我們仍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如果你有一集裝箱的紡織品從中國運往阿姆斯特丹,正在路途上,沒有人會阻止你。
中國公眾可能混淆了正在磋商的要求和現(xiàn)實生效的措施之間的區(qū)別,有些國家已經實行了生效的措施,我們只要求開始正式磋商,以尋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能從純原則角度考慮問題
《瞭望東方周刊》:一個說法是,歐洲的紡織業(yè)者應當認識到,配額制度必將結束,從而在它結束之前就做好準備,而不能把一切歸咎于中國。你如何看待這一點?
安博: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說法,事實上,歐洲紡織業(yè)已經在適應了。在15年前,有2000萬人就業(yè)于歐洲的紡織和服裝業(yè),現(xiàn)在只有700萬人,這是很大的適應。
我們并非要中國減少出口,或者使中國出口不穩(wěn)定,只是將中國的出口控制在一定的增速之下,以使歐洲的700萬人口不至于因為公司的破產而失去工作或者改變工作。
另一個重要的考慮是,我們的鄰國,如摩洛哥、突尼斯、埃及、土耳其,它們的紡織品也出口給歐洲,而紡織業(yè)是他們惟一的基礎產業(yè),如果它們的產品被中國產品擠走,將會在那里引發(fā)更多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
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必須體現(xiàn)出智慧。如果雙方都堅持自己的原則,中國就會說,“哦,已經沒有配額了,我們就可以自由地做所有我們想做的事情了?!倍鴼W洲說,“哦,WTO規(guī)則允許我們采取保護措施,所以我們就采取保護措施?!边@對中國和歐洲都不好,更好的辦法是我們雙方協(xié)調各自的原則。
我承認中國有很多非常好的理由,但歐洲也有。所以,都不要從純粹原則的領域來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根據(jù)伙伴關系的精神,找到一種全面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