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最象巴黎的城市是成都,成都最象巴黎的地方是玉林,玉林散落著大大小小幾十個酒吧,其中的白夜吧和小酒館甚至名揚海外,幾乎每個來成都旅游的文化人士都不會放棄親近它們的機會。來到玉林西路,我先來到小酒館,它的主人叫唐蕾,有“地下?lián)u滾之母”的稱號,唐蕾的先生是一位畫家,所以小酒館門面雖小,但從招牌到室內(nèi)的掛畫很都很具特色。小酒館的中文招牌,“小”字中間的一豎很象一只酒瓶,除了有一個英文招牌,還一個成都鮮有的法文招牌 小酒館的櫥窗里懸置起來的紅色小桌椅,產(chǎn)生空間異樣感 ,臨窗的一個座位,椅子很舊了,桌子也是舊的,花瓶也顯得古舊,組合起來卻很舒服,想一直坐在這里,和幾個知己喝酒聽搖滾。夜幕低垂,來自南京的搖滾樂隊 PK14 正在激情出演,握著一小瓶啤酒,我擠到了舞臺的最前面,任由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將我吞沒。
從小酒館出來西行 二十米 ,在街道的拐角處即是詩人翟永明開辦的白夜酒吧,“白夜”的靈感來自于女詩人至愛的電影《白夜逃亡》,其中的主角巴希尼科夫半裸身體高舉雙手的照片,成了白夜的招牌,一個標題性的象征,在他的胸前一支白色的蠟炷正在灼灼燃燒。最初的設想里,這個酒吧也是賣書的,后來這些書漸漸地供顧客隨意選取,在喝茶飲酒時閱讀。不用靠近酒吧那個白色鋼繩拉起的書架,只消在這里靜靜地呆著就可以感受到詩的氛圍,美麗的女詩人正點燃了一支煙,優(yōu)雅地坐在酒吧一角,她的眼窩深陷,象一個迷人的西班牙女,話不多,純正的四川話,笑起來的時候有孩子一樣地坦然。窗口坐著一群中年人,陸陸續(xù)續(xù)地聽到他們談到20世紀80年代,非非、莽漢、五君子、撒嬌派這些久違的名詞飄浮在白夜吧的深處。
在白夜的對面是坐標酒吧街,幾個酒吧,幾種異域風情,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代表的文化:格林威治、法蘭克福、圣彼得堡、香榭里、櫻花、芭提亞。以 5 個世界頂級都市加一種植物的名字命名, “ 坐標 ” 分為 6 個區(qū)域,室內(nèi)戶外都連通,卻又各自成趣。“百米風情街,萬里歐亞情”坐標立在街頭的巨幅廣告上如是說。坐標的窗外,細心的老板在這條小街上植滿了櫻花,據(jù)說他是一位 IT 業(yè)的成功人士,租下這條百米長街,按自己的意趣營造出一個容納酒、朋友和夜晚的空間。
向西、向西,坐標再往西經(jīng)中遠吧,就來到了半打酒吧,已經(jīng)有 15 年歷史的半打由它的六個主人共有。 HALF DOZEN (半打)的說法源于 100 年前的愛爾蘭,由于其說起來瑯瑯上口,又有半打酒的意思,所以一時之間 HALF DOZEN 的聲音響遍二十世紀初歐美的大大小小酒吧。它擁有自己的劇團、自己的菲律賓樂隊,甚至擁有自己的網(wǎng)站 6pub.com ,半打新近還推出的富有情趣化的健康食品服務,為酒吧業(yè)吹來一陣清新的空氣。
這一夜我迷失在玉林西路,穿行在美酒與美女之間,僅僅幾步之遙從一個天堂滑向另一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