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一種在我國東南西北各地遍生的水果,如今以水果釀成的酒種類繁多,如葡萄酒之類,但以梨釀酒似未見到,梨能釀酒嗎?古今中外酒類專著也未見記載,筆者偶讀宋人周密筆記文《癸辛雜識》,發(fā)現(xiàn)其關(guān)于梨酒的記載。
周密,南宋詞人,字公謹(jǐn),原籍濟(jì)南,能詩能書畫,他的筆記文在文學(xué)史上有一定地位,其《雜識》作于宋臨安(今杭州)癸辛街,故名《癸辛雜識》。其中《梨酒》一則記述簡略又頗有趣。此文為文言文,筆者用現(xiàn)代文翻錄于后:
我的友人仲賓對我說:他家從前有梨園,園里有不少梨樹,大的每株每年可收獲兩車?yán)?,忽然有一年樹上的梨多于往年?shù)倍,太多了賣不了,甚至用來喂豬。其中有一種山梨,味道極好,用來喂豬或爛掉都很可惜,于是,用大裝了數(shù)百只,用缶蓋蓋好,并用泥封口,目的是想能藏得久一些,慢慢地隨時取吃。但時間長了,也就忘了。半年后他去到園中,忽然聞到酒香熏人,仲賓以為是家里的守舍人自己釀的酒,但尋找半天也沒有。于是,他打開藏梨的,則發(fā)現(xiàn)所藏之梨已化而為水,清冷可愛,酒香撲鼻,賞了一口,味道甘美,真可謂佳釀,他拿來當(dāng)酒飲,居然喝醉了。
以前,我只聽說過有葡萄酒,只用葡萄,并不雜以他物,釀出的酒甘醇味美,現(xiàn)在我才知道梨也可以這樣變成酒,真是前所未聞!
用梨釀酒是否是“前所未聞”?未聽說有人考證。今日各地以果樹綠化荒山,有的地方水果產(chǎn)大于求,任其爛掉,何不用此法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