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光——1930年生,廣東揭西人,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筆名燾甫,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廣東省文聯(lián)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廣東美協(xié)常務理事,嶺南畫派研究室主任。
這并非天方夜譚。面對記者的鏡頭,楊之光先生已無雅興談他的藝術,而是情緒激昂地講了兩個故事。其一,一收藏家拿來剛從某大型拍賣公司購得的楊之光畫作,請他鑒賞,結果一過目才知是贗品。收藏家找到拍賣公司要求退貨,拍賣公司則通知賣家協(xié)商處理。就在這個時候,楊先生接到了賣家的電話,堅稱此畫必真無疑,楊先生說自己就是畫家本人,不會走眼,面對方卻擺出李鬼不懼李逵之勢,大言不慚地說:“憑什么你說真就真,你說假就假,你自己畫過的畫難道都記得?”聞聽此言,楊先生氣憤之極,實在無話可說。
其二,廣州有家賓館,長期出售某畫家作品,幅幅落款均為“之光畫于廣州美院”。楊先生認為這有歧義,好意規(guī)勸,豈料對方蠻不講理:“難道你叫楊之光,別人就不能叫馬之光、牛之光?你住在廣州美院,就不能讓別人在里面畫畫?”
作偽者都到了這種無恥的地步,哪里還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
楊先生憤慨之余,特地將其歷年來畫作的藝術特點和目前市場上他的假畫作偽方法一一指出,筆者欣然命筆,詳錄于此,以供藏家明辨真?zhèn)巍?/p>
楊先生出生于上海,少年習畫,上世紀40年代末南下廣州拜高劍父先生為師,50年代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畢業(yè)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其50年代受蔣兆和先生影響較多。人物畫素描特點多,皴擦起伏較多。60年代開始嘗試用沒骨花卉法畫人物;70年代用明暗法、逆光法嘗試國畫人物;80年代以人物肖像為主要創(chuàng)作題材;90年代書法入畫,色彩變化大,題材以舞蹈為主;進入新世紀,大寫意人物,書法狂草入畫。
至于作偽方法,楊先生總結為以下三種:
其一為臨摹造假(見圖)。由于楊先生的沒骨人物畫法須有很好的造型基礎、色彩基礎、書法基礎,此類偽作往往呈現(xiàn)出筆力較弱,造型不準等毛病。
其二為張冠李戴(見圖),即把別的畫家的人物題材作品冠以楊之光的名字,混淆視聽。此類偽作需結合年代和藝術特點來分辨。
其三為無中生有(見圖),即以楊先生從未畫過的題材入畫作偽。比如,兒童題材,包括一些花卉題材,楊先生從未畫過,而作偽者卻大膽妄為。
楊之光先生的沒骨人物畫,既有西方寫實技法的意味,又講究國畫中的筆墨和書法趣味,在當代藝術品市場上為人所看好。筆者所記的只是—些簡單的辨?zhèn)畏椒?,希望能助收藏愛好者一臂之力?/p>